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为劝当事人,上门22次

2024-12-13 09:56| 编辑: 刘黎 | 查看: 351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在阜南县曹集镇,很多村民遇到邻里纠纷、生活琐事等问题,会第一时间找老张。老张,全名张彪,曹集镇镜湖村村民,也是当地的“解铃人”。

  学习借鉴“新时代六尺巷工作法”,曹集镇探索善治密码,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五老中等人中选聘11名“解铃人”,开展评理议事、定分止争。老张就是其中之一。

  近日,记者来到蒙洼,采访了这位“解铃人”的故事。

张彪(中)正在调解

  一口答应做“解铃人”

  64岁的张彪双目炯炯有神,说话中气十足。

  张彪是镜湖村一名养殖户,曾担任过10多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当时就很擅长调解邻里的纠纷。

  为了更好地在家长里短间寻找平衡支点,在琐碎小事里践行公平正义,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优化、整合和利用,今年8月份,曹集镇成立“议事堂”,并选聘11名“解铃人”针对村里发生的矛盾纠纷进行评理议事、定分止争。

  “调解的目的不仅仅是解决纠纷,更要让陷入纠纷中的人摆脱矛盾,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上来。这样来说,调解员责任重大,要有担当精神。”张彪说,作为土生土长的曹集人,当镇里要选聘“解铃人”找到他时,自己一口就答应了。“我对村里熟悉,遇到家长里短、矛盾纠纷更容易找到根源。”

  “调解三十六计”

  一上岗,张彪就遇到了一件难事:少年侯某骑着电动车,和一辆重型货车发生碰撞,当场身亡。经认定,肇事司机程某负全责,被羁押到看守所。受害者家属索要110万余元的赔偿金。双方未达成一致意见,诉至法院。

  张彪了解到,肇事方家庭经济困难,欠下不少外债,拿不出巨额资金赔付;受害者的父母陷入悲痛之中,不愿意协商赔偿事宜。

  双方僵持不下,张彪决定“逐个击破”。

  “谁家遇到这样的事不难过?作为责任方,应尽最大的努力赔偿对方,弥补过错。”张彪多次找到程某的家人,从法和情层面分析其中的利害关系。最终,其亲友决定大家共同出钱赔付。张彪又联系了受害者的家人,一次次上门动情劝说……

  最终,肇事方愿意赔偿40万元,受害者父母表示同意,双方签订调解协议,一场调解案顺利结案。这时,张彪才发现案件调解期间,自己为劝解当事人上门22次。

  在一起宅基地纠纷中,兄弟俩闹得不可开交。张彪让双方坐下来聊聊,听心声、辨曲直,“以柔化刚”做双方思想工作。最终,双方各让一步,达成和解……

  “法情兼顾”“以柔化刚”“以退为进”这些调解方式,被张彪称为“调解三十六计”。

村民送来的感谢信

  将矛盾第一时间化解在基层

  除了用好“调解三十六计”,张彪认为做调解工作还要与时间赛跑。

  不久前,该镇程郢社区的冯大、冯二(均为化名)兄弟俩,因舅舅闫某(五保户人员)去世后留下的土地承包权归属问题发生了矛盾。

  “按照政策规定,五保户去世后,土地要收归村集体,不会留给你们。”得知此事后,张彪第一时间找到两兄弟进行调解。张彪一次次上门,用真诚打动了两人,他们最终接受调解方案,握手言和。

  “调解员就是要与时间赛跑,及时化解矛盾。”张彪认为,纠纷拖得久了,有时会给当事人带来源源不断的痛苦,可能还会使纠纷性质发生变化,甚至引发刑事案件。

  正因如此,参与调解多起纠纷案件时,张彪特别注重第一时间解决矛盾,甚至顾不上料理自家的养殖场,顾不上吃饭、休息……

  此外,调解成功后,他还总是想方设法帮助当事人化干戈为玉帛。一次,他在调解好一起纠纷后,主动掏腰包请客吃饭,帮助双方修复邻里关系。

  张彪说,当事双方在纠纷发生时,冰冷的面孔下面都有着柔软的心,而“解铃人”所要做的就是让双方和解,定分止争,将矛盾化解在基层。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