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邵国敏老人昨日离世 别了,守陵老兵

2024-12-27 09:3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51|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文 张天峰/摄|来自: 颍州晚报

   还记得老兵邵国敏吗?

  12月26日12时40分,这位用62年守护烈士陵园、曾在抗日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保家卫国、曾获评诚实守信类“阜阳好人”的百岁老兵合上双眼,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百岁老兵安详离世

  阜南县曹集镇镜湖村,冬日的村庄里弥漫着淡淡的哀伤。

  邵富恩怎么也没想到,仅仅一眨眼的工夫,原本精神还不错的父亲,就这样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一个多星期前,他在家门口不慎跌倒,摔伤了腿。”邵富恩告诉记者,父亲跌伤后,自己就一直陪伴着他到医院治疗。由于老人年事已高,只能采取保守治疗。此前一天,邵富恩将父亲接回家中照料。

  12月26日中午,邵富恩像往常一样,为父亲准备午饭。“爸,您眯会儿啊,等下我把饭给您端上来。”和父亲打过招呼后,邵富恩走进厨房生火做饭。一会儿工夫,当他将饭菜端到客厅时,发现老人闭上了眼睛,头歪到一边,面容安详,无论怎么呼唤都唤不醒。

  这时邵富恩才意识到,那个曾经严厉、执拗,甚至固执得有些不讲情理的父亲,已经静静地离开了人世,生命定格在12月26日12时40分。

  这一年,邵国敏整整100岁……

  最近半年,他常梦回战场

  邵富恩说,最近半年来,老爷子经常做梦,有时候醒来后还会说些胡话。

  “敌人来了,把他们打下去啊!”“太惨了,战士们不该这么牺牲啊”……有些话,邵富恩能勉强分辨出来;有些话,即使他趴到老人嘴边也听不清楚。

  曹集镇革命烈士陵园里,12座烈士墓由西向东依次排列,墓碑上刻有烈士的姓名和籍贯,有的是阜南人,有的来自湖南、广东、江苏等地,还有一座无名烈士墓。这些墓碑都是在上世纪80年代,邵国敏独自拉着架子车到河南购买并拉来的,每块墓碑重达300多斤,他分五次才拉完。

  邵富恩至今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有次被父亲带着到距离家不远的曹集镇烈士陵园。父亲默默地擦拭墓碑、清理陵园杂草。年少懵懂的自己忍不住在园子里玩耍,被父亲看到后揍了一顿。

  很多年后,邵富恩才明白父亲当时发火的原因——“他将一辈子都献给了这座陵园,眼睛里容不得半丝对烈士的亵渎……”

  一生许国,平凡而伟大

  在村子里,几乎所有村民都知道,邵国敏这位默默无闻的百岁老人,一生中只做了两件事——打仗和守陵。

  邵国敏出生在河南省鹿邑县(今属郸城县)一个贫穷农家。幼年时期,他和兄弟姊妹几人被父母带着到处逃荒要饭。当来到安徽阜南县时,邵国敏的二哥已经饿死。1942年春天,正值抗战胶着阶段,东北军的一支、爱国将领于学忠的部队驻扎在当地。邵国敏痛恨日本鬼子的烧杀抢掠,于是萌生了参军入伍、抗日救国的想法。

  顺利入伍后,邵国敏跟随部队先后在安徽宿州、山东日照等地与日寇交战,直到抗战胜利后才回家。新中国成立后,在党中央“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号召下,邵国敏再次从军,北上朝鲜,作为志愿军战士参加抗美援朝战争。退伍后,他回到了阜阳。

  1962年,邵国敏搬到曹集街上居住。从当地群众口中,他了解了发生在解放战争时期的“郭圩子惨案”。出于对烈士的敬仰,他开始义务看守烈士陵园,这一坚持,就是60多年。

  他的精神值得铭记

  曹集镇60岁的孙孝刚是陵园第二任守陵人。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他也曾像邵国敏那样,为保家卫国上过战场。

  邵国敏数十年如一日地义务守陵,让孙孝刚深感敬佩。2021年2月份,当村里询问孙孝刚是否愿意接力守护陵园时,他毫不犹豫地接下了这个任务,成为烈士陵园第二任守陵人。

  作为长期关爱老兵的志愿者,阜阳益爱志愿者协会会长郭如意也是退伍军人。每次前来探访邵国敏时,老人总会端端正正地与他互敬军礼。最让郭如意感动的是,即使老人年事已高、行动不便,每次志愿者前去陵园祭扫时,他仍坚持陪同前往,义务为志愿者们解说那些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

  “老人身上有着最可贵的精神——那就是中国军人为国奉献、不计得失的精神。”郭如意说,“作为新时代青年,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传承。”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