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医院陪护亲属。 那几天下起了大雪。坐公交车去医院,路上行人稀少,步行的人小心翼翼,连公交车也开得慢慢的。 医院绿化带里的灌木上覆盖了厚厚一层白雪。匆匆前行中,和一株蜡梅打了个照面。周围人来人往,不知道有几人注意到它。蜡梅娇黄的花朵,在雪的映衬下格外明媚,丝丝缕缕的幽香仿佛在提醒人们:“看,我在这儿呢。” 春节期间天气温暖。快到正午时分,阳光渐渐洒满了病房。护士过来给病人换吊瓶、发药,她们身姿轻盈,轻声细语,不由让人想哼起一首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 病房里有3位病人。除了我的亲属,一位是60多岁的老者,一位是15岁的少年。 老者有一副苍白瘦弱且心事重重的面容。他的老伴儿很健谈、热心。少年不怎么说话,不输液的时候,他玩手游,伴着游戏里激烈的厮杀声,他的妈妈静静坐在病床前的椅子上,神情有些茫然。他的爸爸进进出出,买饭、打热水,不时安慰孩子妈妈几句。 每位病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我无意探究。但是一个病房的病人和病人家属,往往形成了一种天然的互助,比如你帮我打瓶开水、我告诉你附近有哪些好吃的,像在雪地里跋涉的一群人,发现了火堆,聚在一起烤火。对,就是这个感觉。 下午陪病人去治疗室,也瞥见了之前认为有些“神秘”的血透室的一角。 多年前,我可能会因此发出众生皆苦的嗟叹。但是有了这些年自身患病和目睹朋友患病的经历,我觉得在疾病面前,大部分嗟叹只是徒劳。既然疾病无可避免地降临,那就平静地接纳它吧。把它当成生命的一部分,当成身体的一部分,其余的,该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就像那株蜡梅——下雪了,花总是要开的。 经过一段时间治疗,亲属换了病房。病友是一位17岁的高中生。不几天高中生也换病房了,听说是要做穿刺。一位胖乎乎的中年人搬了进来,不到40岁年纪,已有17年病史。他笑声爽朗,午睡时打着呼噜。 这天,中年病友要出院了。他家属帮着收拾好东西后,他向我们告别:“要回家过正月十五啦。”还得意地扬起一包元宵给我们看:“我家属买的‘柿柿’如意,可好看?” 我看了下包装盒,原来是元宵做成红柿子的模样。小小的、红红的,还带着绿蒂,可爱极了。 大家都笑了。 真是美好的“柿柿”如意。那么,祝你平安吧。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