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龙辣椒“云端”销售,中岗牛肉走上长三角餐桌,郜台板鸭香飘万家……阜南县网络零售额从2019年的5.8亿元提升到2024年的9.72亿元,农产品电商销售占比不断提高。当地大力实施“数商兴农”(通过发展数字商务来振兴农业)工程,“触网上云”让“淮河洼地”的特色农产品出村进城,俏销四方。 阜南的上述实践印证了一个深刻的逻辑:“数商兴农”正成为破解农业经济转型难题、激活乡村振兴动能的密钥。 打破地域限制,重塑农业产销格局。传统农业常受困于“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困境,而阜南县以电商为突破口,将“云端”转化为连接田间与餐桌的“高速路”。数据显示,今年前两个月,全县农产品网销额达1.09亿元。这背后是“手机变农具、直播变农活”的深刻技术变革。 数字技术不仅打破了地理空间限制,更以精准的市场反馈推动生产端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形成“以销促产”的良性循环。针对农产品保鲜难、运输慢的痛点,阜南创新“交邮快合作”模式,构建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实现“上午采摘、下午发货”的高效流通。同时,政府主导的电商培训、品牌孵化、平台对接等服务,为农民提供了从生产到销售的全链条赋能。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既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又培育出电商人才、龙头企业等长效发展要素。 以人为核心,培育乡村振兴数字生力军。当返乡青年通过培训变身“新农人”,当传统农户学会用直播间对接全国市场,一场更深层次的变革正在发生。农民从产业链末端的生产者,升级为掌握市场话语权的经营者。这种身份转变,重塑了乡村经济的内生动力。如种植户陈杰通过直播预售辣椒酱,“90后”带货达人王传宝借力网络购物平台将小皱皮辣椒送上好评榜首。 综上,可以看出,数字技术不是冷冰冰的工具,而是有温度的连接器——既能盘活资源、畅通循环,也能激发人的创造力。展望未来,农业经济的数字化转型必将打开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