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百岁老兵卜环胜:“伤疤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勋章”

2025-4-25 08:52| 编辑: 刘黎 | 查看: 721|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武万勇 曾荣贵|来自: 阜阳日报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经历了战争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宝贵,铭记历史是为了更好开创未来。今天,让我们走近一位百岁老兵,回望那段硝烟弥漫的岁月。

    4月22日午时,颍上县黄桥镇王焦村一座农家小院内,102岁的卜环胜不断用布满褶皱的手掌,细细摩挲着一枚枚泛黄的军功章。

  当阳光掠过他眼角的疤痕,这位历经抗日战争、西南剿匪、抗美援朝战争的老兵,目光灼灼如炬。

  随着时光流逝,很多事情老人已经淡忘,但那些战场上留下的大小疤痕,都是峥嵘岁月最好的见证,“这些伤疤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勋章。”

  亲历阜阳保卫战

  1940年,年仅17岁的卜环胜参军入伍,成为国民革命军骑八师的一名士兵。经过短暂的训练后,他被派往前线,负责修桥搭路、埋雷排雷等任务。

  1944年4月,日军发起豫湘桂战役。为牵制汤恩伯部兵力对郑州等地的增援,日军发动了对皖北的进攻,企图占领阜阳。得到准确消息后,中国军队在阜阳城内街口、巷尾构筑工事,准备和敌人巷战。

  战斗打响后,日伪军1万多人向颍上猛攻。在3架飞机和炮火掩护下,日伪军集中优势兵力将骑八师包围,骑八师政治部主任卢广伟壮烈牺牲,而卜环胜就在不远处目睹了这一惨烈现场。

  抗战胜利后,卜环胜跟随部队前往徐州受降。“在战俘营里,日军再也没有以前的嚣张气焰了。”卜环胜说。

  眼角被敌人用刺刀划开一道口子

  1949年,卜环胜随部队起义后加入解放军,成为四野21兵团的一名战士,并随部队南下参加广西剿匪。在激烈的剿匪战斗中,卜环胜立下“大功”(介于如今的一等功与二等功之间)。

  1950年,随着抗美援朝战争爆发,战士们纷纷请战,卜环胜作为技术兵种,随42军371团9连赶赴朝鲜战场。

  刚赶到朝鲜不久,卜环胜所在部队便奉命在579.2高地驻守,与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发生激烈交火。

  也就是在那一场战役中,卜环胜火线光荣入党。

  卜环胜至今还收藏有多枚抗美援朝时获得的纪念勋章,但让他一直最珍视的“勋章”是眼角的一道伤痕。“这是在一次防御战斗中,我军几乎弹尽粮绝,但敌人已经冲锋上来,我们就拿着刺刀跟敌人拼命。”卜环胜回忆说,当时,有一个敌人抢先捅了他一刀,他下意识一闪,刺刀自面颊而过,将他的眼角划开一道口子。

  卜环胜不顾满脸的鲜血,顺势一刀将敌人捅倒,和战友们齐心协力,将敌人的攻势狠狠打压了下去。

  军人情结在家庭传承

  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卜环胜返回家乡,成为村里的党支书。儿子卜祥钧先后当过村干部、民兵队长,而他最疼爱的孙子卜另宝,则在2007年完成了爷爷的心愿,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快来看看,这就是我孙子。”卜环胜老人拄着助行器,在儿孙搀扶下,指着墙上的一幅大照片给记者看。

  顺着老人手指的方向,记者在大合影中找到了身着戎装的卜另宝。“这孩子像我,在部队里就是不服输,有一股倔劲儿。”老人满脸自豪地说。

  卜另宝所在部队是一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空降15军,即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的部队。他入伍第二年便赶上汶川大地震。卜另宝和战友一起,驾驶车辆进入震区参与抢险救灾。

  结束抢险不久,部队接到了准备参加国庆60周年大阅兵的通知。卜另宝当即报了名,可遗憾的是,因为3厘米的身高差,他在初选中落选了。不甘心的卜另宝找到首长积极争取,最终以炊事兵的身份入选受阅团队。

  “从小时候起,就常听爷爷讲战场上的故事。”卜另宝说,虽然爷爷忘记了很多事情,可只要有空闲,他总爱拉着家人的手,讲述当年在战场上的往事。“只要国家和人民需要,就要扛起枪来,跟着党走!”这是卜另宝从爷爷那里听到的最多的一句话。

  记者告别时,卜环胜老人执意起身送客。他腰板挺得笔直,恍如穿越80年光阴,又成了阜城街头抢修工事的年轻工兵。微风吹拂下,院外的树叶沙沙作响,仿佛传来遥远的军号声——这是一个老兵用生命刻写的忠诚,更是一个家庭用热血传承的信仰。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