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医药界“义乌市场”炼成记——看安徽华源如何织就全国医药流通网

2025-4-22 09:2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931|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陈步云|来自: 阜阳日报

   仓库外,来自全国各地的货车穿梭不息;仓库内,层层叠叠的药品整齐码放……走进位于太和县的安徽华源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现代物流园,繁忙景象令人目不暇接。

  数据勾勒出该企业涌动的医药能量:自2016年销售额突破300亿元后,已连续9年保持超300亿元规模。

  在缺乏医药产业“基因”的内陆县城太和,如今汇聚了4000多个医药厂家驻场,成为全国最大的单体医药销售市场,构筑起“买全国、卖全国”的医药流通网络。作为该县医药商业的龙头企业,安徽华源被“看见”,靠的是什么?

  上世纪80年代,太和医药市场起步。当时的太和药商以“亲戚带亲戚、朋友带朋友”的方式,开始艰难开拓市场。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10多万太和人陆续进入医药购销领域,在全国建立起庞大而细密的市场网络。

  “在上游,我们与全国4000多个医药厂家建立了合作关系,数量占全国医药生产厂家的80%以上;在下游,我们的市场终端连接10万多家医院、诊所、连锁药店。”在安徽华源副总经理张言看来,这里就是医药界的“义乌市场”。

  在安徽华源电子商务办公区,工作人员正盯着“安徽华源医药商城”网页,接收省内外药商客户下的订单。

  “商城日交易额700万元左右,网上交易覆盖全国1800多个县区,年网销额超25亿元。”电子商务板块负责人李辉介绍,截至2024年底,华源医药网和华源商城拥有上万名会员,已成为国内较大的医药门户网站和交易平台。

  “客户下单付款后,通过内部管理平台将订单传送到仓库,随即提货、分拣、复核,最后打包、发货。”李辉粗略算了一下,从客户下单到发货,最快仅需40分钟。

  如何提升配送时效,让药品更快到达客户手中?安徽华源打造的智慧仓储给出答案。

  在安徽华源现代化物流仓储区8号楼,1.2万平方米的库区设有1.5万个货位。偌大的空间里工作人员寥寥无几,24台快仓机器人收到系统下达的指令后,自动将相应的货架送到工作人员面前,完成托盘、料箱的搬运。

  “医药产品供给的特点是小批量、多品种,这对物流管理提出更高要求。”仓储部负责人康中义说,在电量充足情况下,快仓机器人能够实现24小时精准作业。原本人工拣选一次需要花费20分钟,如今效率提升10倍左右。

  流通作为医药供应链中间环节,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在华源现代物流园,每天20万件货物进出、5000余辆货运车辆穿梭,销售网络覆盖全国。

  为打造高质量医药物流服务体系,日前,安徽华源物流有限责任公司和安徽顺丰速运有限公司签署深度合作协议,通过智慧物流与医药供应链的融合,在智能供应链、医药流通、跨境物流等领域展开合作,共同推动区域物流服务能力升级。

  2024年10月,阜阳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入选新一批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名单。阜阳枢纽由阜城片区和太和片区组成,其中,太和片区主要载体为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华源现代物流园,重点发展医药物流、冷链物流、应急物流、综合信息服务等。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华源现代物流园的“国家物流枢纽”形象逐渐变得更加清晰。

  “医药流通看太和,太和医药看华源。”安徽华源依托商业优势,大力发展医药工业,下属上海华源安徽仁济制药、宁夏沙赛制药、安徽锦辉制药、安徽广生药业等4家制药企业,拥有200多个医药品种、近300种规格,产品畅销全国。

  总体上谋事,关键处落子。近年来,安徽华源还大力发展大健康产业和能源产业,建成医养一体化的临泉华源医院和临泉华源养老中心,收购组建太和华源医院,缓解群众“看病难”问题;成立华源中际能源有限公司和华源之光能源科技公司,大力发展储能业务。

  “阜阳把生命健康产业纳入‘6849’产业发展布局,安徽华源作为阜阳医药龙头企业,应有更大担当和作为。”张言介绍,将继续打造全国最大的医药集散地、安徽医药龙头企业、全省服务业标杆企业,把“阜阳医药”名片擦得更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