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记事起,便知道西河沿(因沙颍河樱桃园在太和城西)有片樱桃园。园子很大很大,樱桃很甜很甜。樱桃成熟季节,放学后偷偷摸摸去摘樱桃,成了我童年的快乐时光。穿梭在樱桃树下,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洒在身上,暖暖的,心里甜甜的,但还有一丝胆怯,生怕树的主人发现了。我小心翼翼摘下一颗最大最红的樱桃,放进嘴里,酸甜的滋味瞬间在味蕾上绽放,那种满足感至今难忘。 属于我童年记忆的樱桃园,如今已成为春日里皖北地区耀眼的文旅名片。每年三月初,太和县沙颍河国家湿地公园的2000多亩樱桃花盛开了,如雪如云,粉白相间。微风拂过,香气盈盈。周边游客闻香而动,纷至沓来,打卡拍照。一时间,冷清了一个冬天的樱桃园立马喧闹起来。 花开三月、四月成熟的樱桃,被誉为“春果第一枝”。成熟后的樱桃如同玛瑙一样缀满枝头,光鲜亮丽,玲珑剔透,令人垂涎欲滴,引来众多游客采摘品尝。 太和樱桃是中国著名樱桃品种之一。近年来,太和县樱桃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种植面积约2600亩,樱桃树10多万棵,年产樱桃约1000万公斤,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樱桃园见证了我的成长,我也目睹了它的蜕变。如今,勤劳的果农学会了直播带货,他们站在樱桃树下,对着手机屏幕,向全国网友热情介绍着太和樱桃的美味与独特,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喜爱摄影的我,每年樱桃花期和成熟后都去拍照,已经养成习惯。三月的樱桃园内,众多摄影人,举着相机或手机,或蹲或立,精心构图,捕捉每一朵樱桃花的姿态;有人举着手机,开启抖音直播,向网友分享这春日的盛景。孩子们在花海中嬉笑奔跑,手中的风筝与樱花相互映衬;身穿汉服的少男少女,花间漫步,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面。 镜头里,阳光透过花瓣,将脉络清晰地映现,仿佛能看到樱桃从开花到结果的全过程,每一个细节都充满了生命的力量。镜头里,红彤彤的果实,映红了果农的笑脸,那是丰收的喜悦。镜头里,是樱桃园从记忆中的乐园变为旅游胜地的华丽转身。这片曾经只属于我童年记忆的地方,已经成为无数人向往的旅游胜地。它不仅是大自然赋予太和的宝贵财富,更是太和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 每年春季,太和县政府都举办椿樱文化节,借势宣传太和的旅游、非遗和美食等,打造椿樱园这张文旅名片。而今年3月举办的椿樱游园荟,更是一场精彩纷呈的盛会。文化市集上,细阳刺绣、太和绳艺、太和剪纸等20余种非遗产品琳琅满目,非遗传承人现场制作展示,指尖流转的是岁月沉淀的技艺。最吸引人的是非遗美食展区。“啪啪啪”,太和板面师傅熟练地摔打面条。很快,一碗碗香气四溢的板面端到了游客面前。红亮的辣椒油、鲜嫩的青菜、筋道的面条,令游客大快朵颐。 如今,我时常背着相机来到这片樱桃园,采撷四季不同的风景,感受它的变化。我愿做一个忠实的记录者,用相机定格这里的每一个美好瞬间,见证它的成长与辉煌。因为,这片樱桃园承载着我的童年、我的乡愁,以及对家乡永不褪色的热爱。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