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关于反间谍,这些要了解

2025-4-16 09:5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335| 评论: 0|来自: 颍州晚报

   新修订的《反间谍法》为新形势下防范打击各种间谍活动、维护国家安全提供了有力法律武器。间谍行为包括哪些行为?出现此类行为要担何责?今天,一起来看看其中的相关规定。

吴炎青 绘


  间谍行为包括哪些?

  《反间谍法》规定,间谍行为主要包括: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活动;参加间谍组织或者接受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的任务,或者投靠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以外的其他境外机构、组织、个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的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以及其他关系国家安全和利益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或者策动、引诱、胁迫、收买国家工作人员叛变的活动;间谍组织及其代理人实施或者指使、资助他人实施,或者境内外机构、组织、个人与其相勾结实施针对国家机关、涉密单位或者关键信息基础设施等的网络攻击、侵入、干扰、控制、破坏等活动;为敌人指示攻击目标;进行其他间谍活动。

  实施间谍行为,法律如何严惩?

  《反间谍法》规定,实施间谍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个人实施间谍行为,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或者处十五日以下行政拘留,单处或者并处五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五万元以上的,单处或者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并可以由有关部门依法予以处分。

  明知他人实施间谍行为,为其提供信息、资金、物资、劳务、技术、场所等支持、协助,或者窝藏、包庇,尚不构成犯罪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有前两款行为的,由国家安全机关予以警告,单处或者并处五十万元以下罚款,违法所得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单处或者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款,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反间谍,个人和组织需要注意什么?

  《反间谍法》规定,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获取、持有属于国家秘密的文件、数据、资料、物品。

  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生产、销售、持有、使用间谍活动特殊需要的专用间谍器材。专用间谍器材由国务院国家安全主管部门依照国家有关规定确认。

  任何公民和组织发现间谍行为,应当及时向国家安全机关举报;向公安机关等其他国家机关、组织举报的,相关国家机关、组织应当立即移送国家安全机关处理。

  小编整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