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日,农历三月初七,清明节。这一天,年仅4周岁零24天的小俊杰永远离开了这个世界。面对这一变故,他的父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自愿捐献孩子的角膜,用于救治他人。 当日中午12时许,一场简朴而庄严的遗体告别仪式在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儿童重症监护室举行。在阜阳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安徽省立医院的医务人员完成了角膜获取手术。 他来过,他很乖 3月12日,小俊杰度过了人生的第4个生日。然而,那一天,他没能亲口品尝甜蜜的蛋糕,也没能再动手玩心爱的玩具,尽管蛋糕和玩具就摆在手边。 小俊杰出生于颍上县五十铺乡九湾村,给这个普通的农家增添了不少快乐。为了不让孩子成为留守儿童,爸爸李刚、妈妈李雪带着他来到宁波。李刚务工养家,李雪则全职带娃。 小俊杰一天天长大,学会了走路,学会了喊爸爸妈妈。但细心的李雪发现,孩子总是频繁呕吐。经过医院检查,竟得出疑似患小脑肿瘤的结果。 2022年11月7日,夫妇俩带着孩子来到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复查确诊后,小俊杰接受了脑部手术。经过4个多月的断断续续治疗,他被转到康复医院进行长期治疗。 从那天起,小俊杰的世界,就只剩下病房的白色天花板、监测仪器的运转声,和父母强忍泪水的笑脸。 他走了,他还在 近三年的治疗,几乎耗尽了这个家庭的全部力量。医疗费用累计近500万元,尽管医保报销了大部分,但自付部分仍让这个家庭负债累累。村里人纷纷伸出援手,可病魔的脚步并未因此放缓。 今年2月,上海医院的医生委婉地表示“希望不大了”。李刚夫妇不愿放弃,带着孩子回到阜阳,在第六人民医院继续治疗。最后的时光里,护士们常常轻轻抚摸小俊杰的额头,医生查房时总会多停留一会儿,所有人都希望这个懂事的孩子能少一点痛苦。 尽管倾尽全力,奇迹仍未能出现。经过一个多月的坚守,李刚夫妇无奈选择放手。4月4日清晨,李刚拨通了阜阳市红十字会的电话:“我们想捐出孩子的角膜,让爱和希望得以延续。” 在父亲的手机里,存着儿子最后的“回应”——当《苹果香》的旋律响起,已经无法睁眼的小俊杰,手指微微动了动,像是在和爸爸妈妈做最后的告别。 李刚夫妇表示,宝贝虽然走了,但他依旧在爸爸妈妈心中,只不过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数着天上的星星,看着这个世界。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