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永兴集:千仓湾里写春秋

2025-4-3 09:18| 编辑: 刘黎 | 查看: 100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刘金华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沙颍河进入阜阳境内以后,在颍上县新集镇留下一个天然形成的元宝形河湾,当地人称之为“千仓湾”。相传,东汉末年曹魏大将张辽曾在此囤积军粮。
  
  后来,被千仓湾“环抱”的永兴集依托颍河水运发展起来。2018年2月,颍上县新集镇商业社区永兴集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千年古村落。近年来,那里的历史遗迹吸引不少骑友前去打卡。近日,记者也来到有着千年历史的永兴集,探访这里的故事。
  

千仓湾碑石

  历史
  
  在千仓湾兴集
  
  记者来到颍上县新集镇颍河西岸时,一艘货船正满载着货物顺流而下。这里地处颍河下游一个元宝形的河湾中间,早在近2000年前就被当地人称为“千仓湾”。
  
  “相传,东汉末年曹魏名将张辽曾经在这里屯过军粮。”新集镇永兴集千年古村落建设管理委员会主任席栋才,今年85岁,曾担任商业社区党总支书记,几十年来一直致力于收集整理地方文史资料。
  
  据《三国志》记载,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回到邺城(今河北临漳)操练水军,确定了南下用兵的战略思想。“相传,曹操派张辽等人在押运粮草的过程中顺沙颍河南下,在靠近古慎城以南的回水窝子(今新集镇一带)停船,并在岸边堆放军粮。”席栋才说,从此,这个元宝形的河湾便有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千仓湾。
  
  后来,当地人在千仓湾兴集,这个地方便有了“小兴集”的名字,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再后来,这一片开阔的元宝形河湾商旅往来日渐增多,市场逐步繁荣,建立了客货码头,人们又称这个地方为“大兴集”。明朝初年,这里定名“永兴集”,一直沿用至今。
  
  新集镇集贸市场有一条宽阔的水泥路,向东直通千仓湾码头,翻过颍右堤就能看到一座刻有“永兴集”的青石牌坊,这里便是永兴集所在。
  
  “明清时期,永兴集与江口、谢桥、南照、六十铺并称颍上县五大集镇。”颍上县新集镇退休干部刘华群说,据清朝道光《颍上县志》记载,明朝初年,永兴集属于颍上西北的颍阳乡管辖。
  
  住在附近的董玉国,今年已72岁,他仍记得新中国成立初期,公路交通尚不发达,水路交通占优势。永兴集靠近颍河,本地生产的粮食从这里装船,运往蚌埠等地,外地的工业品在这里上岸,销往附近乡镇、农村,商业很是繁荣。
  

永兴集门楼

  遗迹
  
  李家祠堂、李家机房
  
  在永兴集,因商业发达,姓氏较多,其中李姓先祖在历史上是当地的大户,至今还留有历史建筑。
  
  据《李氏族谱》记载,明朝成化年间,李氏一世祖从山东曹县迁居颍州,三世祖李度在颍上县永兴集建祠。因永兴集在千仓湾的“怀抱”中,所以当地李姓家族又名“千仓李”。现存的李家祠堂是李家七世祖李登的后人在清朝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建成的,距今已有130年历史。
  
  祠堂建成以后,出身官僚地主家庭的清代官员李宗棠(1870年—1923年),曾一度把分布在附近的8000余亩祖产拿出2000余亩捐资办学,同时劝族人捐资助学,共筹得办学专用产田5000余亩,收入作为办学经费。后来,李宗棠在南京创办千仓师范,名称也与千仓湾有关,体现出他对故土的眷恋。
  
  在永兴集,与李家有关的历史遗迹还有李家机房。
  
  行走在通往千仓湾码头的东西道路上,有四块雕刻精美的石牌坊部件摆在路边,其中两块是牌坊的基座,四周有云纹和水波纹浮雕;另外一块刻的是二龙戏珠,龙头龙嘴栩栩如生。与石牌坊部件为伴的,是五间坐北朝南的老屋——李家机房。这处带走廊的砖木结构房屋里,有着100多年历史的铺板门至今保存完好,清末民初时还有20多架织布机,现在已经没有人居住。据悉,这处建筑也是“千仓李”的族人所建。
  
  “我在老街生活几十年了,跟李家机房曾经的主人李树勋是邻居。”住在附近的董玉国说,上世纪七十年代,李家机房一度用作供销社的门市部。
  
  董玉国介绍,1975年,淮河流域出现特大洪水,永兴集也未能幸免,街道上的房屋被淹,人们匆忙将家具货物搬到颍右堤西侧避险。洪水过后,因水而兴的交易市场也随之迁到颍右堤以西,也就是现在的集贸市场所在地。
  
  如今
  
  成骑友新晋打卡地
  
  近年来,永兴集在大力发展商业的同时,也在加强对历史遗迹的保护,对古村落历史文化的弘扬。
  
  2018年2月,新集镇永兴集被列入安徽省第五批千年古村落。2021年11月,李家祠堂、李家机房被颍上县政府列为历史建筑加以保护。
  
  最近几年,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兴起,永兴集凭借其深厚的历史,吸引了不少骑友前来打卡。
  
  “一方面是因为从阜阳城区、颍上县城两地都可以沿颍右堤直接到达这里;另一方面是这里的李家祠堂等历史遗迹,对骑友有一定吸引力。”新集镇商业社区党总支书记席元飞介绍,如今社区居民共有1206户,以千仓湾的传说和李家祠堂、李家机房历史建筑为载体的千年古村落,已经成当地发展乡村文旅的亮丽名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