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姜公冢守护者: 今年春节有点忙

2025-2-12 09:5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3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张天峰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这个春节,随着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的热映,姜子牙的故事引发关注。据有关史料记载,一代名相姜子牙的故乡就在临泉县姜寨镇,那里至今还保留着诸多相关的历史遗迹,姜公冢就是其中之一。春节期间,有不少前来姜公冢参观的游客,这也让姜公冢的管护人员王丙义变得格外忙碌。

  2月9日,记者来到姜寨镇,找到王丙义,听他讲述守护姜公冢的故事。

  姜寨镇被称为“太公故里”“姜尚故里”。据《汝宁府志》记载,姜寨在新蔡北四十里,姜子牙为吕侯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姜寨集北有古冢一处,史称姜公墓;姜寨南头涎河北岸有高台,相传系姜子牙钓鱼台。

  姜公墓也被当地人称为姜公冢。2023年,“姜尚故里”临泉非遗之旅入选“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其中就有到姜公冢了解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姜子牙的传说一站。

  今年69岁的王丙义是土生土长的姜寨人,也是姜公冢的守护者。当天,记者来到姜公冢时,他正在打扫卫生。

  只见姜公冢坐北朝南,由门楼、土冢、墓碑、广场、院墙、守冢房等组成,古柏环绕土冢四周。

  “以前的姜公冢有数十亩地那么大,中间是一个大‘谷堆’。”王丙义介绍,现在的姜公冢,是2019年由姜寨镇人民政府出资在原址上修缮的。

  “从小耳熟目染姜子牙的故事,对他很是崇拜。”说起守护姜公冢的缘由,王丙义打开了话匣子,小时候,他经常听老师及村里的老人讲述姜子牙的故事、传说。长大后,他当过乡村教师,也做过“北漂”,但随着年龄增长,对家乡的思念越发浓烈。2019年,镇里重修姜公冢时,他返回家乡,参与了有关修缮工作。修好后,便一直守护在那里。

  王丙义主要负责姜公冢的看管、维护,打扫院落、修剪树枝。有游客来参观时,他还负责接待,讲解姜子牙的传说。

  记者采访时恰逢周日,不时有游客前来,王丙义总是一遍遍地解说姜子牙的故事,还有周边的文旅项目。

  王丙义粗略估算,每年来到姜公冢参观的游客有上万人次。“近则阜阳三区五县及河南的,远则江苏、黑龙江的游客都有。”王丙义说,春节期间一些人来寻根祭祖,也会到姜公冢参观。今年,受到电影的影响,游客多了些,所以他也变得更忙碌。

  前段时间,王丙义还获评“临泉好人”。谈及未来,他称,会继续守护好姜公冢。

  “姜子牙是临泉乃至阜阳的一张重要文化旅游名片,我们一定会深入挖掘有关资源,擦亮‘姜尚故里’底色。”姜寨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杨晨光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