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寻访灯火中的年味

2025-2-7 09:17|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379| 评论: 0|原作者: 董文东|来自: 阜阳日报

   步步登高呈福瑞,津津乐道是年味。

  夜幕降临,徜徉在阜阳罍街,高悬在店铺门楣上的一盏盏火红的灯笼,瞬间点亮双眸,又恰似我对新年的美好憧憬。

  打一家烤肉火锅店门前经过,巨大的鼓面似熊猫挺着憨态可掬的大肚皮,儿子照例用攥紧的拳头擂响,“咚——咚咚——咚——咚咚——”声声响声,仿佛召唤着一众好汉前来聚义厅。这家店自开张以来,倍受青睐;每逢节假日,更是食客爆满。

  光顾好几次,我才明白店名之所以冠名有“水浒”二字,原因有三:一是量足,二是味辣,三是风格的豪爽、热情。置身其中,似乎再现电视剧中黑旋风李逵“大碗喝酒、大口吃肉”的场景。这火辣辣的味道正升腾着年味。

  颍州大观舞台上,锣鼓喧天,戏曲轮番上演:川剧变脸,引得孩子们聚精凝神;豫剧《谁说女子不如男》,唱腔圆润;河北梆子戏,凄美苍凉;京剧《六郎探母》,博得老戏迷喝彩声声……咿咿呀呀,唱念做打,角色转换,你方唱罢我登场,给新年增添了戏曲文化的无穷韵味。

  台下的摊点分布有序,小商品琳琅满目,这里人头攒动,络绎不绝,有购土特产的、吃小吃的、买鹿茸酒的,热闹极了。

  最吸引我的,是写得一手好字的青年女子现场送福字。她大概三十岁出头,在一张小八仙桌上铺开红纸,饱蘸墨汁,快意挥毫,一气呵成。转瞬间,一个个“福”字,如佳肴新鲜出炉。众人不由得发出啧啧赞叹,她示意我上前互动,我踌躇一会儿,旋即写出“我在罍街等您”六个字。

  中华千秋的“墨香”永远定格在心房。

  享受美食后,可以领券免费制作糖画,孩子们争先恐后跑到糖画摊位前,自觉排起了长队。先来先做,靠近前的孩子,眼晴瞪得滴溜溜圆,生怕做得有闪失;排在后头的,踮起脚尖,翘首以盼。做好糖画,孩子们无不欢呼雀跃。糖画以生肖为主,孩子们有的要兔糖,有的要龙糖,还有要马要羊要蛇的,叽叽喳喳,热闹非凡。

  手拿糖画,孩子粘一下嘴唇,又挪开了,舍不得吃,舔几下,看半天,反反复复,实在太好玩了。这时,空气中弥漫着甜味,它不仅唤醒味蕾,也勾起我对童年生活的怀念。

  仰望樘前樾楼顶的石英钟,时针指向23点。我想此刻,清河·宋街的烟火还在闪耀吧。罍街与宋街,算得上阜阳夜晚休闲的“双子星座”了。

  辣味、韵味、墨香、甜味……味味情浓,沁人心脾。品阜阳年味,罍街不容错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稻友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