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万家团圆,但还有些人,因为种种原因要在救助站里过年。春节期间,记者来到阜阳市救助站,探访这里两个孩子的“别样新年”。 工作人员陪强强写作业 在会议室里,记者见到了正在专心写寒假作业的强强(化名)。 11岁的强强是颍州区三十里铺人,因父亲去世,母亲出走,他成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在当地村干部联系下,3个多月前,强强被送到了市救助站暂时生活。 强强一来到救助站,工作人员就为他买来新衣及零食。阜阳市小树皮心理研究所的工作人员还为他送来了各科试卷、笔记等,同时安排志愿者每天按照课程表为他辅导功课,督促他的学习进展。 “从来到这里的第一天起,他一天课程都没落下。”救助站工作人员代晓东说。 “他比刚来的时候重了十几斤。”强强刚进救助站时,代晓东为他称了体重,在90斤上下。在救助站里,除了丰盛的一日三餐,站里还特意为强强订了牛奶,3个多月下来,强强的脸庞圆润了。 新学期开学后,强强将被送到阜阳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就能和其他孩子一样正常上学了。 在救助站里过年的孩子,不只是强强,还有一个跟他非常亲近的小姐姐兰兰(化名)。 “吃饺子喽!”临近中午,护工岳利梅端着热腾腾的饺子,来到女宿区兰兰的房间。 来自外省的兰兰,今年15岁,两个多月前被暂时安置在市救助站。 因为年龄相仿,兰兰和强强很快成了好朋友。每当强强上课学习时,兰兰总会坐在一边认真看;强强遇到不会的题,兰兰也会跟他一起讨论…… 目前,救助站工作人员已经和兰兰的家人联系妥当,待春运过后,便将她送回家乡。 阜阳市救助站站长吴震介绍,救助、保护未成年群体是救助站的一项重要工作,他们已经先后救助多名未成年人。 采访间隙,一个“老熟人”给吴震发来了信息——是曾跟着妈妈全国各地到处流浪的女孩甜甜(化名)。 2020年,阜阳市救助站、颍东区城管局等部门工作人员一起,救助了甜甜,后将她送回了家乡辽宁省沈阳市的福利院安置,并进入当地小学读书。 甜甜忘不了曾在阜阳市救助站生活的150天,每逢寒暑假,总会打来电话跟站里的叔叔阿姨讲讲自己的生活、学习。几年来,阜阳市救助站也会时常给甜甜寄去新衣服、零食等。 这不,过年了,甜甜特意给吴震发来祝福短信:“祝叔叔阿姨们新年快乐,蛇年大吉。我会在新年里读更多书,继续好好学习……”甜甜还通过视频电话,给救助站工作人员拜年。 在电话那头,甜甜得知曾经采访过她的记者也在旁边,便将一个自己制作的手工拼图展示给记者看。只见拼图以蓝色为底,一个金色的橙子被切成数块,上面写着“心想事橙”。“新的一年里,希望大家都能变得更好,心想事成。”甜甜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