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春走基层】“唢呐村”里奏新曲

2025-2-11 09:25| 编辑: 刘黎 | 查看: 755|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郝杰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2月8日一大早,陈六站便拎着装有乐器的手提箱,来到距家不远处的唢呐文化广场,和堂兄陈万强等人,各自手持唢呐演练起来,清亮高亢的唢呐声划破了小村庄的宁静。
  
  他们所在的颍州区王店镇新建村小园子庄,是十里八乡小有名气的“唢呐村”。全村100多口人中,除了一户张姓人家外,其余人家都姓陈,几乎都会吹唢呐。春节前后,部分村民忙着参加新春演出活动。记者也来到村子,记录他们的故事。
  

  陈六站在吹唢呐
  
  “吹”了上百年
  
  进入新建村后,顺着村道一路往西再往南,不多时,记者便来到了小园子庄。
  
  一进村,便看到唢呐文化小广场上立有6座真人大小的铜雕,有的敲锣、有的吹笙、有的打鼓,站在“C位”的是唢呐手,手持唢呐仰头演奏,神情惟妙惟肖。
  
  “从这处铜雕就能看出我们村里的吹唢呐传统。”今年45岁的陈六站,是当地一位乡村教师,也是区级唢呐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关于村里人吹唢呐的来历,陈六站儿时就曾听长辈说过,陈家祖上是在清朝由山东迁居到阜阳。由于生活困难,陈家先祖便以吹唢呐为生,在集镇上表演节目,平日承接红白喜事,凭借一把小小的唢呐,陈家人在此扎根开枝散叶绵延至今。
  
  上了年纪的村民说,到陈万强、陈六站这一辈,陈家唢呐至少已经传了六代了,有上百年的历史。如今,小园子庄里的男女老少,基本都会吹上一段。
  
  在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村民陈万礼家。一走进他家自建的小楼房,就会被一处近两百平方米的大厅吸引。那里,摆满了支架、乐器等演出用具。
  
  不管是传统民俗演出,还是红白喜事,只要有人来请,他就会把乐器装上车,拉到地方演出。一般情况下,每次演出能收入四五千元。“春节、元宵节期间,价格还会上涨。”陈万礼介绍,如今,村里像他和陈万强家这种专职从事唢呐演奏的一共8家,有的是全家一起上,每家每年收入从数万元至数十万元不等。
  
  小村“成名路”
  
  今年春节前,王店镇新建村举办了“村晚”,陈六站也登台“露了一手”。“我们村的唢呐在周边很出名,有什么演出都会去参加,年前年后就更忙些。”陈六站说。
  
  为了解村子唢呐的“成名路”,记者找到了年过六旬的陈万强——他是目前村里最年长的唢呐手。
  
  30多年前,陈万强曾见证了小园子唢呐的第一个辉煌时刻。1989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40周年,省里举行民间歌舞演出,原阜阳地区的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找到了小园子庄,组建起唢呐演奏队。演奏队全部由陈家人组成,共13人,持续排练了大半年。临近国庆,演奏队赶到了合肥,在一个大剧院里进行了演出。
  
  “当时,我们的唢呐演奏队压轴出场,吹的是《欢腾的骡马行》,引得台下掌声雷动。”陈万强还记得,当时唢呐演奏队还获得了主办方颁发的奖,这让村民自豪不已。
  
  从那以后,小园子村的唢呐队被越来越多人熟知,先后参加过全国的文艺晚会、省里的艺术节、市里的文艺表演和比赛等。
  

村史馆里介绍唢呐演变过程的展台

  有了新变化
  
  和很多老手艺类似,小园子庄的陈家唢呐也面临着传承的重任。
  
  陈六站介绍,陈家的唢呐传承,基本上还是秉承老一代的口口相传,“没人懂什么乐理知识。”都是大人手持唢呐吹,孩子站一旁看,一曲终了,孩子自己摸索着学。
  
  当时,村里的孩子天不亮就会被大人喊起来,到村头练习吹唢呐。“大人都不用出屋门,从唢呐声中就可以辨别哪个孩子没认真练。”陈万强说。
  
  而陈六站学习唢呐则与此不同,除了跟随父辈学习外,他还在少年时被父亲送到太和,跟随一位唢呐大师学了两年,后来进入中专学习教育专业,参加工作后又到阜阳师范大学进修,学习理论知识。“不管是口口传教的‘民间派’,还是通过专业学校进修的‘学院派’,在传承方面都各有所长,对唢呐的发展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前些年,来自周边乡镇,以及太和县、利辛县甚至是河南省的一些人,慕名到小园子庄学吹唢呐。“村里的唢呐声不绝于耳。”陈六站说。
  
  现在,市场经济浪潮下,村民有了更多就业创业选择,对祖辈传下来的唢呐,更多的是当作兴趣爱好来学。
  
  “经济社会在不断发展,人们有了更多更好的就业选择,其实是好事。”陈六站说,以往唢呐是谋生的工具,现在大家吹唢呐更多是为了娱乐,教孩子也是为了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因此更加丰富了。这不,镇里还在村里建了唢呐文化广场。
  
  记者在村里新建的村史馆看到,里面还收藏了不少人家里祖传的唢呐。唢呐的相关故事和来历、发展,也被写进宣传栏,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孩子前来学习。“更多人了解它、重视它,就能把这个祖传的技艺传下去。”陈六站说。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