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知州马之骅: 惟怜今夜月 千古未消磨

2024-8-2 11:2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442| 评论: 0|原作者: 刘文敏|来自: 颍州晚报

   倏而中秋节,真如梦中过。

  露花舒早桂,风叶动残荷。

  酒不因贫减,愁从入仕多。

  惟怜今夜月,千古未消磨。

  这是清代康熙年间颍州知州马之骅的诗作《中秋》。

  首联“倏而中秋节,真如梦中过”,起兴于恍然之间,中秋突然到来,像是在梦中一样。倏而,形容非常快速。

  颔联“露花舒早桂,风叶动残荷”,以眼前实景相承,桂花带露,荷叶枯黄,在风中摇曳,各自荣枯,眼前的景象分明已是中秋时节。

  颈联“酒不因贫减,愁从入仕多”,由当前而转向感慨境遇,酒量并不因为贫困而减少,忧虑从入仕做官开始就增多了。“一任清知府,十万雪花银”,马之骅为何官越做越穷呢?据道光《阜阳县志》记载,马之骅曾捐俸薪疏浚颍州西湖,并修缮“西湖亭”、“四贤祠”等人文景观,他的官俸花到了很多地方,买酒就难免捉襟见肘。诗人居官而贫,愁而愈饮,感慨良多。

  尾联“惟怜今夜月,千古未消磨”,以明月自励作结。中秋之月,明亮皎洁,千古如一,并不因为时间的流逝而有所减损。诗人清廉自守,借明月表明心迹,“贫”、“愁”不能移其志。

  中秋节之夜,阖家团圆时,知州马之骅,不言团圆事,却思虑州民福祉,为公务劳心费神,更有官场上的种种纷扰,挥之不去。仰望苍穹,感叹月明如初,似乎只有明月不为时光消磨。诗人酸辛悲怆,而初衷不改,沉郁若杜甫笔意。

  “马之骅,字飞穆,辽阳恩监生,康熙二十五年任知州,重士爱民。”他忧国忧民,关心百姓疾苦,深受州人爱戴。马之骅“暇则单骑出郭,吟咏花柳间”,诗作多含深重的民生忧虑。

  颍州突降暴雨,引发水灾,马之骅带病查看灾情,庄稼大面积被淹,百姓灾后如何生活呢?其五绝《苦雨》真实记录了当时的灾情和自己的心情:

  经甸飞雨急,平野入波流。

  岂病途中涉,深为禾稼忧。

  在古代,尤其是清代,官员如果太守正清介,过于关注民生,往往会给仕途带来诸多不顺。马之骅的性格和经历仿佛也证实了这一点,其在第六年知州任上,遭遇弹劾陷害,不久病逝于颍州。

  颍州士民哀痛不已,“仍乞留其衣冠,厚治棺椁,封之墓中。迄今春秋时,尚有携酒肴往奠者。”

  阜阳志书载,马之骅衣冠墓在古颍州西湖双柳亭前。千秋明月在,依然照知州。他的诗句和政绩,被今人屡屡提及。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