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情系老街

2024-7-19 10:2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6051| 评论: 0|原作者: 于士荣|来自: 阜阳日报

   外地工作的老同学玲回来了,我俩相约一起逛顺河老街。

  变化真大啊!老街重建,采用清末民初建筑风格,新中有旧、旧中有变,再也不是印象中“老破小”的样子。可是,记忆的线索还在。一走进老街,故事瞬间就苏醒了:30多年前的那个冬夜,我扶着疼痛难忍的玲,穿过黑灯瞎火的小巷,敲开一家中医诊所的门。寒光闪闪的银针,又细又长,扎在她膝盖周围。疼痛在她身上,恐惧在我心里……我搀她回到住处,俩人挤一个被窝。我给她讲笑话,讲自己的小秘密,陪她一夜没合眼。

  看着眼前的仿古建筑,我俩仿佛在时空隧道里来回穿梭,过去和现在交融在一起,两颗心无缝连接起来。她请我到街边小摊上喝一碗浮子茶,我请她吃一块雪白的棉花糖;她给我哼一曲《同桌的你》,我给她拍个小视频;她问我老班现在的情况,我问她当年那个体育班长的名字。走到老街北头儿,上坝子,泉河伸开臂膀把我们揽进怀里。那时候,我俩喜欢坐在坝子半坎上,面对着泉河背课文……

  老街、老地方、老时光、老同学、老情义……不,还远不止这些,对我来说,老街还意味着更多难忘的童年记忆。

  模模糊糊记得,很小的时候,傍晚,母亲是从老街赶回家来的。她一边从马篮子里掏出盐巴、洋火、毛巾和针头线脑儿等日用品,一边兴奋地说着她早上挎去的咸鸭蛋是多么抢手,最后从篮底摸出几颗水果糖塞到我们手里;年关时,家里的猪卖了,母亲从老街扯回布料,欢喜地给我们做过年的新衣裳;过罢年儿,父母又从猪娃行拿一头猪娃儿回来。那年端午,那头半大的黑猪被一块窝窝头噎死了,母亲又挎着她的马篮子,到老街上叫卖煮熟的猪肉;那年年底,我跟着母亲去老街卖大蒜。有人挑着担子吆喝“幌子汤”,母亲要一碗给我,我捧着热气腾腾的汤让母亲先尝……

  母亲走了十多年了。我总怀疑她是从顺河老街归去的,每当我节假日逛老街的时候,就十分想念她。我看见很多中年人带着年迈的父母,慢慢地逛着老街,给他们买这买那,有说有笑。可我只能一边逛街,一边同时扮演着母亲和我自己,在心里跟母亲对话。吃着母亲爱吃的东西,听着母亲爱听的老戏,逛着母亲年轻时常来的老街……

  老街,母亲的老街,老街的母亲!这里就是一个时光渡口,总有少女跟着她的母亲,寒来暑往,自己又成了母亲,再牵着她的小小女孩从这里走过。

  眼前的“老街”,是更老的老街的女儿。她风华正茂、灼灼其华。她也像我一样,一边跟内心的母亲对话,一边往前走着她的路吧?

  看,老街中心的小广场上,有人在唱大鼓书,有人在打快板,也有人在做直播;街边,古柳伫立斜阳下,柔枝随风轻拂;小亭坐落假山旁,老人在亭子里闲聊;一排排青砖黛瓦的老房子里,县文联、县文化馆、县书画协会、县曲艺协会等单位已经入驻;小巷里,有百年老字号铺子,也有新驻网红店,有才开张的咖啡店,也有传统的陶艺坊……

  “五一”或“十一”假期里,肘阁抬阁、踩高跷、摇旱船,一波又一波,热热闹闹,载歌载舞;“夕阳红”秧歌队来了;“答诗送鲜花”的书童也来了;记者来采访,作家来采风,画家支起画架,摄影师走街串巷;新网友在这里见面,老战友来这里喝酒……

  我把老街的照片和视频发到抖音里,一位网友被吸引了,开车带着朋友来了。她们寻寻觅觅,要找带砖雕的老房子,喝原汁原味的老油茶,尝漂着葱花儿的“幌子汤”,还要找记忆中的麻糊店、温蒜面。她们抚摸着老砖深思,喝着油茶感慨,吃着蒜面叫好……她们说,要的就是这种童年的味道、时光倒流的感觉。

  那么,趁父母健在,陪他们逛逛老街吧。顺着他们的眼神,回望一下老时光;老夫老妻,有空手牵手逛逛老街吧,哪怕不买也不卖,只在夕阳下转一圈儿;几十年的好闺蜜,周末也约着逛逛老街吧,一起喝杯奶茶,拎串米花团儿,举根老北京雪糕……

  有事没事儿,逛逛老街吧。握紧身边人的手,传递这一世的温柔……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