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日21时48分,阜城街头只有少量公交车还在运行,其中包括阜阳公交集团驾驶员张娜驾驶的1路车。张娜驾驶车辆即将停靠“国济医院·汽运集团”站台,看到站台空无一人,车上也没有乘客需要下车,她本可以不停靠、减速越站通过,但当远远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缓慢地向站台走来时,她选择停下车辆,解开安全带,下车迎上前去。 “你是要坐1路车吧?”张娜问。 “是的。”对方回答。 “来,我扶着你上去。”张娜握住对方手中盲杖的另一端,两人一前一后走上了公交车。 “错过这班车,下趟车他还要再等20分钟,于是我就停下来,下去扶他上车。”张娜说,这名盲人乘客大约50岁,她不知道他叫什么,但对他却非常熟悉。 张娜驾驶1路车已有3年时间了。说不清从何时起,她开始注意到这名经常坐自己车的“老熟人”。从此,当看到他等候在站台时,张娜在车辆进站停稳后,总是大声再播报一次:“1路车到站了。”等对方上车后,她还会有意拖延一下时间,等其安稳落座后再发车;观察到对方要下车时,也是等他下车后再关闭车门,从不催促。 久而久之,这名特殊乘客好似感受到了张娜的“别有用意”,每次落座后,都会喊一声:“师傅,好了!”下车时,也会喊一声:“师傅,可以关车门了!”就这样,一种默契在两人间形成。 令人感到暖心的是,这样的默契,并不只在张娜和这名特殊乘客之间有,1路车34名驾驶员和这名特殊乘客之间都有。 “有一次,我和同事说起此事,大家都表示知道这位盲人乘客。”1路车队长肖言言表示,她和同事每次在站台看到这名特殊乘客,考虑到对方看不到车次信息,大家都会在车门打开时,再播报一次车次,让这位特殊乘客明白停在面前的是否是自己要乘坐的车辆。对于他们而言,有些事情不需要约定,大家只是不约而同都在做。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