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庭院+文旅,“方寸地”变身“增收园”

2025-4-22 09:3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8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吴增润 张玲芝|来自: 阜阳日报

   “今晚有客人预订了生日宴,大家都忙得不可开交。”4月16日傍晚,刚走进临泉县单桥镇梁堂村的“茶花轩小院”,便闻到厨房里飘来缕缕饭香,小院主人郭小敏正与家人一同,为当晚一场30多人的生日宴精心筹备。

  小院中的阳光房里,摆放着几张桌椅,为客人提供悠闲聊天的惬意空间;秋千轻轻晃动,小鱼塘波光粼粼,遮阳亭静静伫立,这些都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几棵果树与花草相互映衬,为小院增添盎然生机。

  步入宽敞明亮的花艺室,彩色的气球摆出喜庆的造型,长方形的课桌上,几盆富有东方韵味的插花散发着淡雅的气息,一旁还摆放着两套音响设备,客人可以在此一展歌喉。

  “我在外从事花艺行业将近30年,2022年考虑到父母年迈,我决定回家乡发展。”郭小敏说,回到家乡后,家乡的巨大变化让她眼前一亮:基础设施日益完善,村民生活愈发富足。于是,一个想法在她心中萌生——翻新自家小院,打造一个集花园、花艺、茶艺、养生、美食于一体的乡村休闲胜地。

  然而,在项目启动初期,郭小敏也面临着诸多质疑。周边邻居对她的计划并不看好,一些亲朋好友也认为她的想法不成熟。但郭小敏却有着清晰的思路:“国家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的创业前景一片光明。而且我有花艺和茶艺的手艺,不仅能培训学员,还能在小院里举办沙龙、团建活动,让大家品尝农家菜,感受乡村慢生活的独特魅力。”

  为了保留小院的质朴风格,郭小敏巧妙利用原有资源——保留了院子里的树木和花草,用废弃的碎砖头铺设小路,修建了阳光房、培训室和茶室。2022年9月,小院初具规模,迎来第一批客人。

  “这里环境清幽,活动丰富多彩,农家美食也十分地道,让我们既能学到知识,又尽情享受休闲时光。”临泉县某民办幼儿园园长李女士作为第一批体验者赞不绝口,这几年她们学校的培训都选在了“茶花轩小院”。

  凭借良好的口碑,去年“茶花轩小院”成功举办了60多场活动,接待游客500余人次,培训插花学员千余人次。

  事实上,郭小敏的庭院不仅成就了她个人的创业梦想,也为周边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

  “我们农家菜的食材,像鸡鸭鹅、禽蛋、鱼和各类青菜,都来自周边村民。”郭小敏指着小鱼塘里的鱼介绍,经过这几年的发展,村民都知道小院周末会接待客人,所以经常提前把新鲜的食材送过来。

  梁堂村村民郭伟笑着说:“自从俺村有了这个小院,我在家养的鸡鸭鹅有了稳定销路,价格还不错!”

  2023年,“茶花轩小院”荣获市、县妇联授予的“美丽庭院”称号。同年10月,郭小敏凭借精湛技艺,被认定为安徽省乡村工匠名师。如今,“茶花轩小院”计划进一步扩大规模,结合乡村振兴政策,积极探索“庭院+文旅”创新模式,力求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

  “我希望我的小院能成为一个示范,带动本地庭院经济发展,影响一片,带动一片。”说这话时,郭小敏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总要求,大力发展生姜、草莓、葡萄、苗木花卉等特色产业,并依托靠近县城的区位优势,深挖旅游资源,培育了一批休闲农庄、农家乐等,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等领域深度融合。”单桥镇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整合乡村房前屋后的闲置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地引导村民发展特色产业,在美化乡村环境的同时,深挖“方寸之地”的增收潜力。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