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年岁月流转,泥土的芬芳始终萦绕心头。4月14日,锁玲与几名知青重返颍州区王店镇王寨村,当汽车驶过颍淮大道时,她心潮澎湃——这条双向八车道的柏油路两侧花木葱茏,中央高架桥形似展翅天鹅,对比记忆中黄沙扑面的砂礓路恍如隔世。 记忆如胶片在车窗外显影。1957年6月,锁玲出生于阜城解放北路龙潭街银行家属院。1975年那个料峭的春日,从阜阳一中毕业后,这个18岁的姑娘来到阜阳县王店公社王寨大队杨庄(现为颍州区王店镇王寨村)插队,并被分到杨南队。在杨南队,庄外一个单独的小院就是知青小院。“三间正屋,两间厨房,牲口饲养屋紧挨着我们的院子,平时有饲养员杨师傅陪着,我们也不害怕。”锁玲回忆。 插队后,锁玲随着村民一起出工。第一年,她和几名队友挣的工分仅分些红芋片和黄豆,只能以此充饥。生产队队长知道后,非常心疼她们,为她们送来一袋面。这件暖心事,锁玲一直铭记在心。 乡间空地曾是她们最闪亮的舞台。作为文艺宣传队的一员,锁玲担当起主持人和演员。农闲时节,宣传队一个月有20天到村庄演出,朴实的乡亲会拿出最好的餐食招待“演职人员”——煮上一锅猪肉粉丝汤,或者羊肉白菜汤,拍上一锅杂面锅巴,端上一盘炒青椒。 重返王店镇的光景,让锁玲连声惊叹。曾经晴天扬尘、雨天泥泞的砂礓路,已蜕变成双向八车道的颍淮大道;镇口矗立的“中原花都·芳香小镇”牌匾,在阳光下熠熠生辉。行至王寨村李庄段,北侧跃进河碧波粼粼——经过清淤固堤,河面已拓宽至20米,沿岸垂柳轻拂水面,杨树与冬青错落成荫;南侧现代化建筑鳞次栉比,建有阜阳安和消防技术有限公司、小刀电动车连锁店、天然食品超市,还有美好乡村项目“西清花园”。更令她惊喜的是,王寨村还迎来了阜阳万兴达农业科技公司、供销社鲜菜园物流中心入驻。 “原来当知青时,这里都是草房子,现在真是天壤之别。”在王寨村,锁玲碰到不少“老熟人”,到这家坐一会,再到那家叙一叙,让她一度忘记了时间,“‘第二故乡’变化真是太大了,我很自豪。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