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水上突发事件处置水平,推动新型智能装备与救援实战深度融合,2月19日,市应急管理局在颍河水域组织开展水上救援装备专项训练,重点围绕水上救援机器人、无人机及5G单兵等装备的操作应用展开,全面提升救援队伍在复杂环境下的快速反应与协同作战能力。 水上救援机器人“精准出击” 训练模拟“群众意外落水,受困激流”场景。接到指令后,救援人员迅速启动水上救援机器人。该机器人形似小型快艇,凭借双螺旋桨动力系统,能在遥控操作下快速穿越湍急水流,精准靠近落水者,将其托举后迅速转移至岸边。机器人可负载150公斤,航速3.6米/秒,续航30分钟。相较于传统人力下水施救,它突破了体力与环境限制,避免救援人员直面激流风险。参训队员经反复实操,已熟练掌握远程操控、障碍避让等关键技能。 同步开展的搜救环节中,无人机与布控球组成“空地一体”侦察网络。搭载高清摄像头与热成像仪的无人机迅速升空,对目标水域进行网格化扫描,实时回传画面至后方指挥部大屏,精准定位落水人员。同时,救援小组在岸边架设布控球设备,通过360度旋转摄像头与5G网络,将现场环境、救援进展及音频信息同步传输至后方指挥部,为动态调整方案提供数据支撑。 “过去搜救依赖肉眼观察,耗时长、盲区多。现在无人机10分钟可覆盖5平方公里水域,布控球确保指挥‘零延迟’。”技术保障人员表示,此次训练重点强化了多设备协同、数据整合与应急通讯等环节。 近年来,市应急管理局围绕“智慧救援”目标,先后引入水上机器人、生命探测仪、多功能无人机等装备,并常态化组织训练。此次专项训练进一步检验了高科技装备实战效能,为应对汛期抢险、水域事故等突发事件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