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畅通民意渠道 完善基层社会治理

2025-2-17 10:44| 编辑: 刘黎 | 查看: 7763| 评论: 0|原作者: 高翔|来自: 阜阳日报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的躬身实践中,增进群众感情、把准群众脉搏、精准服务群众,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需求,把工作做到人民群众心坎上”。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和基层治理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为各级党委、政府做好民声呼应工作、解决民意诉求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做到百姓的事件件有着落、群众的话句句记心上,以畅通民意渠道为抓手,深化接诉即办改革,努力开创社会治理工作新局面。
  
  加强基层党建引领
  
  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既要从宏观上把握国家发展趋势,也要从微观上办好群众身边事、引导群众合理合法表达诉求。这就要求强有力的基层党组织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为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选准用好基层党组织书记并形成“头雁效应”,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基层治理的积极性,形成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主阵地”。
  
  完善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体系。城市社区治理要注重“一老一小”的事情,乡村治理要不断完善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注重发挥邻里互助、乡情乡谊在畅通民意渠道中的天然优势。实践中,基层治理体系越完善的村(社区),基层党组织同群众的联系越紧密,群众绕过村(社区)“两委”直接通过民意渠道反映诉求的数量就越少,绝大多数现实诉求、建议都能在干群和谐互动中得以有效落实。要推广“议事协商”“急事即办”“一事一议”等多种协商解决方式,加强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议事会、“板凳会”等线下民意渠道建设,构建“群众信任干部、干部主动上门”的良好政治生态,在营造和谐互助的淳朴社会风尚中畅通民意诉求表达渠道。
  
  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
  
  完善民主表达平台和载体。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大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渠道。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将民生诉求和人大代表履职活动相结合,制定《关于高质量开展关注民生提建议、五级代表在行动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各级人大代表原则上每月提出1条社情民意。阜阳市把这项工作同发挥“两有三解”平台作用相结合,各级人大代表通过“两有三解”平台反映民生诉求,将人大代表的履职活动同地方特色民意渠道相联系,实现“1+1>2”的品牌外溢效应。
  
  全面发展协商民主。人民的事情,人民商量着办。要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发挥政协委员在各行各业的专业优势、联系优势、沟通优势,从不同渠道了解群众的内心所想、真实所虑、迫切所诉、长久所盼,为全面发展协商民主提供民意支持。
  
  健全基层民主制度。人民建议和民主权利相伴而生,人民对国家和社会治理发表意见是行使民主权利的具体体现,人民在发表意见、听取国家机关回复过程中又能了解国家治理情况,亲身参与立法、行政、执法进程,对于加强人民参与政治活动能力、提升行使民主权利质量大有裨益。
  
  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畅通民意渠道与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功能是民生工作的一体两面。一方面,对于民意诉求必须同时做到“呼”和“应”,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支撑民意渠道得以有效畅通和正向循环的基础;另一方面,民意渠道畅通也能倒逼地方政府持续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为基层治理提供有益建议、踊跃参与基层治理。
  
  从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中找准改革方向。改革千头万绪,方向决定成败。人民利益就是改革方向,民生诉求就是改革的发力点和突破口。地方政府在具体落实改革政策时,要把是否符合群众切身利益作为重大决策的核心选项,实现人民建议与人民利益有机统一。
  
  加强干部作风和能力建设
  
  一方面,要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畅通民意渠道,就要让“关键少数”听到“绝大多数”的声音,通过“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作风加以落实,认真回应群众诉求,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不辜负人民群众对党和政府的期盼。另一方面,要提升领导干部能力。畅通民意渠道是一项长期性工作、系统性工程,需要领导干部全方位提升个人能力,既要在干中学,在实践中主动向群众学习好的经验和做法,针对群众呼声较为集中的事项进行通盘考虑、系统解决,实现从解决一件事到解决一类事的转变;也要在学中干,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通过参加综合学习、专项学习、岗位锻炼等方式提升个人能力,于实践中检验是否能够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收到从帮助一个人到惠及一群人的良好社会效果。
  
  (作者单位:阜阳市委党校)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相关分类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