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露时节,记者在颍泉区中市街道中北社区的安徽新世纪种业种植基地看到:一边,田成方、渠相连、路相通的高标准农田已经建成;另一边,几辆钩机、铲车还在紧张地挖沟渠、平土地。 “这几天,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能全部完成,不耽误我们种小麦。”看着即将完工的高标准农田,安徽新世纪种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丁凯告诉记者,以前基地流转的农田较为零碎,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将农田“小变大”“弯变直”,既增加了种植面积、提升了地力,又方便机械化耕收。此外,高标准农田采用滴灌技术,节水率还能提高50%。 丁凯表示,近几年,聚焦加快推进种业振兴打造种业强市,全市各级相关部门持续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大种业创新支持力度、加强技术推广服务等,让种业企业受益良多。去年11月,在深入基层倾听企业需求时,得知新世纪种业科研基地核心区有建设高标准农田的需求,颍泉区农业农村局指导企业按照相关流程,申报获得了610亩的高标准农田改造项目,为企业发展优势农业科技、提升育种创新能力奠定基础。 “良种繁育投资大,仍需各方支持,引导种业企业加速跑。”丁凯介绍,作为小麦良种繁育企业,不仅要经年累月观察、记录、收获、晾晒种子,还要投入大量资金培育新品种。为挑选优质种源,“三圃田”繁育的小麦,从种到收全部要人工操作,每繁育一个品系还要进行参试,品种比较、区间试验、生产试验等产生的费用,加上人员工资、试验检测等费用,公司每年在育种上投入经费近400万元。 作为首批市营商环境体验官和农业从业者,丁凯建议,设立种业发展专项融资政策,协调金融机构,根据种业企业不同发展阶段资金需求,加大对企业科研、生产基地设施的项目投入。 “此外,建议出台优良新品种补助制度,鼓励种业企业育种创新,加强种质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建立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库(场、区、圃),对种业企业培育并通过审定的优质新品种予以奖励。鼓励种业企业自育品种成果转化,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推广一定面积以上的突破性品种,按推广面积给予适当奖补。”丁凯表示。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