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一元麻糊,坚守四十多年的味道

2024-6-5 09:56| 编辑: 刘黎 | 查看: 280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尚原野 通讯员 余波 王昱琦 李亮/文 全媒体记者 穆可亮/摄|来自: 颍州晚报

 颍泉区周棚街道茨河铺
一元麻糊,坚守四十多年的味道


      一元钱一碗的麻糊,如今在阜阳城乡已不多见,而在颍泉区周棚街道茨河铺早市却可以买到。
  
  近年来,茨河铺早市名声被越来越多的市民熟知,多半与这里的麻糊有关。77岁的张桂兰在茨河铺街上卖麻糊已40多年,坚持传统工艺不偷工,且一直低价经营,背后的原因鲜为人知。
  
  凌晨2时开始制作
  
  茨河铺,因地处黑茨河与颍河交汇处而得名。早在明清时期,这里就是颍河下游重要的水陆码头,因码头贸易形成的早市,让茨河铺有“云雾小镇”之称。
  
  5月24日凌晨2时,茨河社区北约200米的场口村,77岁的张桂兰已经起床烧水。两间坐北朝南的砖瓦房大门紧闭,屋后的烟囱冒着白烟,只有南边一个窗户透着亮光。
  
  记者轻轻叩门,老人缓缓开门。“我以为你们年轻人困劲大,半夜起不来呢。”虽然前一天已约定好采访时间,张桂兰还是有些意外。她往锅洞里添了几块干柴,一边干活一边和记者唠起了家常。
  
  “我妈解放前就在茨河铺街上卖胡辣汤,养活我们姐弟五个。”张桂兰说,那时候做的胡辣汤和现在的麻糊不一样,里面要放粉丝,粉丝容易沉底,吃的时候用勺子盛。加工麻糊用的大米和大豆,要用小石磨磨成浆,“现在都是用磨浆机,比以前省劲多了。”
  
  说话间,大锅里的水已经烧开,蒸汽顺着锅边往外冒。张桂兰身高约一米五,需要垫三块砧板才能够到锅盖把手。她先放佐料,将前一天下午洗面筋剩下的半盆淀粉顺时针搅入锅中,再把切好的豆皮、面筋下锅,锅开后撒一把黑芝麻。
  
  2时55分,第一锅咸麻糊出锅。“孩子,饿了吧?快来喝一碗。”她盛了一大碗放在桌边让记者品尝,然后用水瓢将麻糊舀进双耳蒸锅,再倒入长嘴的麻糊桶,来回倒腾七八次才装满。
  
  这种手工洗制的面筋,切好后像泡发的笋衣,煮熟后嚼在嘴里劲道软糯,有一种烂肉的口感。加上胡椒的辣味、小麦淀粉的黏性,喝起来满口鲜香,价格才一元钱一碗。
  

张桂兰的麻糊摊

  凌晨4时出摊
  
  制作好咸麻糊后,紧接着是做淡麻糊。直径1.2米的大锅要刷3遍以上才能放水,锅开后搅入现磨的大米、大豆浆,用量和稀稠全凭经验,标准是能撑住碗头那一勺切碎的豇豆、芹菜和大豆。
  
  凌晨4时,张桂兰的女婿骑着电动三轮车来帮忙出摊,两人把两桶麻糊抬上车,驶向几百米外的摊位。此时,张桂兰大弟的油条摊、小妹的烧饼摊都已经摆好,几个人在夜幕下各自忙碌着。
  
  在等待顾客的间隙,张桂兰聊起了自己的家庭。她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大儿子常年在浙江舟山打工,小儿子在舟山开公交车,都不愿意学做麻糊。女儿搅不好面筋,祖传的手艺目前没有家人能够继承。
  
  靠着一天卖100多碗麻糊的收入,张桂兰供大孙子考上了大学,老伴生病住院也没让儿女们出钱。11年前,老伴去世时,两个儿子要接她去舟山生活,她想了一下说:“舟山没有家乡好,还是在茨河铺卖麻糊踏实。”
  
  送走老伴第二天,张桂兰就照常做生意了,一方面是因为两个弟弟的油条、烧饼摊离不开麻糊,另一方面她要自力更生。这几年,她带了几个外姓的徒弟,手把手教他们做麻糊的传统手艺,最远的一个学成后在江西九江卖早餐。
  
  以洗面筋为例,前一天下午用大盆和面,和好后用井水漂,再用擀面杖顺时针搅拌,直到洗出面筋为止。这样做出来的手工面筋,煮熟后吃到嘴里才不会涩。洗面筋的水不能倒掉,沉淀后就是上好的小麦淀粉,可以用来勾芡。
  
  “有些人做麻糊用买的面筋,用玉米淀粉勾芡,喝到嘴里是涩的。”张桂兰说,正是因为她40多年一直坚持传统工艺,很多来茨河铺赶集的人,都要找着她的摊位喝麻糊。
  

早市的油条摊

  6时30分收摊
  
  凌晨4时40分,天还没大亮,8里外许庄社区的一对老夫妻进店吃早餐。对当地人来说,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后,到茨河铺街吃早餐早已成为他们的生活习惯。
  
  “一个烧饼、一根油条、一碗麻糊,人均3元钱,好吃不贵。”老夫妻边吃边感叹。
  
  到早上6时30分,张桂兰的100多碗麻糊已经卖完,油条、烧饼摊也要收摊了。两桶麻糊卖了134元钱。“现在人少,只有过年的时候才多一点。”张桂兰说,过年赶早集的人多,要做两大桶咸麻糊、四小桶淡麻糊,夜里12点就要起来干活。
  
  这几年,面粉价格和人工成本不断上涨,茨河铺街上的四家麻糊店一直在商量着涨价,从原来的一元钱一碗涨到两元钱一碗,部分店主已经涨了。“现在茨河铺街上客人没有以前多了,各行各业挣钱都不容易,一涨价就更没人来了。”张桂兰说。
  
  张桂兰不是不想涨价,只是她看到现在来赶早市的人越来越少,担心涨价后人会更少。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公路运输逐渐取代水运,赶茨河铺早市的船民已经难觅踪迹。1992年“撤区并乡”撤销茨河乡,机关单位相继搬走,又减少了很大一部分客流。
  
  “如果算上人工成本和辛苦程度,茨河铺麻糊卖两元钱一碗不算贵。”张桂兰的弟弟张建云说,平时一早来喝麻糊的都是老主顾,吃了饭不耽误下地、进城干活,茨河铺现在还有人来,传统手艺、价格便宜是重要原因。
  
  其实除了赶早市,张桂兰还承接一些农村大席,周边居民婚丧嫁娶要喝麻糊,打个电话约定好时间,她都会提前做好趁热送去。“冰箱里留有面筋、面筋水,随时要随时做,都是一元钱一碗。”她说。
  
  再过3年,张桂兰就80岁了,她没想过以后怎么办,只是说,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能多干一天就多干一天,不能让茨河铺传统的麻糊成为人们的记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