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热辣滚烫微宣讲

2024-5-31 09:44| 编辑: 刘黎 | 查看: 4305| 评论: 0|原作者: 高珊|来自: 阜阳日报

    一方广土常安梦,一生爱恋是吾乡。在许多人心目中,我的家乡阜阳不过是个普通的三线城市,可在我的心中,她是劲道弹牙的格拉条,是热气腾腾的鸡蛋汤,是一种洋溢着芝麻酱味儿的乡愁。
  
  在家乡的每一个角落,都沉淀着乡土人情,每一寸土地,都铭刻着历史文化。将家乡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只言片语的生动,变为心心念念的心动,这便是我加入阜阳微宣讲队伍的初衷。
  
  我是误打误撞加入阜阳微宣讲队伍的。2018年,颍东区委宣传部举办演讲比赛,选拔宣讲员,作为年轻人的我,被单位推举为不二人选。当时也不懂得区分宣讲和演讲之间的区别,只拼着一股劲儿,把一篇关于脱贫攻坚的稿件“背”得气势如虹,想着完成任务为算。比赛结束后,一位坐在台下的评委找到我,说从我的演讲中,感受到了热忱和力量,问我愿不愿意加入“微宣讲团”。后来得知,他是颍东区委讲师组组长。他的关注,令我倍感责任重大。
  
  那时的宣讲队,教师占了大多数,我是唯一的医务工作者,相比他们三尺讲台上的优势,我极为不自信:他们终日就是站在讲台上的,我们这些手术室提刀的,哪能和他们比?别的宣讲员会举一反三互动,能引经据典地说出一个又一个红色故事,甚至我被分到的组里,还有党校思政课的老师。这让我暗暗叫苦:好家伙,简直是“降维打击”!
  
  咋办呢?为了不让自己显得太差,读书充电,成了工作之余最重要的任务。可我常常查着查着资料就忍不住酣然入睡,甚至一度怀疑自己重回学生时代,白天操刀做手术,晚上做梦打胜仗……好在,算是勉强融入了队伍。
  
  真正打动我的还是加入宣讲团之后的事。彼时的阜阳,还不是全国文明城市,在外人眼中,她依然是那个总人口超1000万、每年有200多万人外出打工的劳务输出大市。尤其我所在的颍东区,乡村的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很多。团里的前辈告诉我们说,农村里大多数年轻人出去打工了,村里老人识字少,他们守着土地和娃娃,盼望着每年一次才有的相逢,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打通理论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对比之前的“微宣讲”进企业、进机关,这种田间地头的宣讲形式让我很是触动。说到扶贫不扶懒时,鼓励乡亲们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提到这些年党的好政策,我们和乡亲们一起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村里没有幕布,我们就把视频投在白墙上;没有插板,我们就随处找块宽敞地打着快板说……
  
  2021年初夏,我们决定,赶在辖区各大中小学放暑假前,联合团区委开展一次“暑期防溺水安全知识进校园微宣讲”。
  
  在课堂上,我特意穿上了“白大褂”,并从医院专门借来“心肺复苏模型人”作教具,从亲自示范到让孩子们也上前来“吹一吹、摸一摸、按一按”,孩子们好奇又认真的模样让我欣慰不已。从最远的新乌江镇,到插花、口孜、袁寨,我们的宣讲队伍共进行了近20场宣讲,场场爆满。队员们也向我竖起大拇指,夸我“专业”,这让我第一次觉得,自己也有了“职业优势”。
  
  2022年,阜阳市委宣传部筹拍党史系列微视频,我荣幸参与其中,我们的微视频被“学习强国”总平台选中。看着镜头前那个侃侃而谈的自己,望着一份份反复琢磨修改的稿件,我为这小小的进步而欣喜,更为当初的坚持而热泪盈眶。
  
  如今,宣讲团的队伍已经扩大到百余人,从理论讲堂走到街头巷尾,我们的“微宣讲”也拓展了新形式——夜场脱口秀,利用傍晚群众遛弯的时间,到公园、夜市、广场等人群聚集的地方现场表演脱口秀。对比传统意义上的宣讲或演讲,这种方式以问答互动、情景演绎为“佐料”,带动观众一起加入,把全国文明城市阜阳的历史变迁、伟大建党精神等知识传达出去。现场观众直呼:“没想到逛夜市,知识也能以一种奇怪的方式进入了我的脑袋。”
  
  我常说,“宣讲是我平淡生活中的一点盐”,医学是严谨的,但不等于无趣。用有限的时间去放大无限的热情,在这个一部手机解决所有问题的年代,去接地气,聚人气,扬正气,这就是宣讲对于我的意义。如果你也曾偶遇我们,愿这小小的“微宣讲”能带给你不一样的人间烟火。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上一篇:五月黄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