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一碗面延伸出的产业

2023-9-5 09:22| 编辑: 戴斐 | 查看: 7861|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杨燕 通讯员 史浩然|来自: 阜阳日报

  “几天不吃就想得慌,连汤带面吃下肚,得劲哩很!”金秋时分,中午刚从外地出差回到太和县城的王坤鹏走进该县祥和路太板一号店,点了一碗太和板面,菜绿汤红的板面刚下肚,全身顿感惬意。

  在很多太和人心中,没有什么能比一碗板面更诱人。也正是基于对这一口的喜爱,勤劳淳朴的太和人将太和板面馆开到全国各地,带动10万多人就业。

  “2019年,受家乡感召,我们回乡打造了板面主题餐厅,打破了群众对太和板面苍蝇小馆的刻板印象。”安徽太板一号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魏继棠介绍,现在,公司在全国拥有50多家连锁加盟店,并有自己的中央厨房和培训学校,还开发出速食板面产品,小板面已经做成一条餐饮大产业。

  为做大做强“太和板面”产业,2015年5月,太和县将板面制作技艺列入第四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12月,在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太和县烹饪协会成立板面专业委员会;2019年3月,太和县成立板面商会,并连续举办板面文化艺术节暨太和板面技能大赛。

  “太和板面广阔的市场,为延伸农业产业链,助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提供无限可能。”太和县农业农村局党组成员、美丽乡村建设推进中心主任徐功学介绍,一碗板面包含面、肉、菜、料4个部分,按全国2万家板面店计算,一年可消耗60万亩小麦、13万头肉牛、11万亩辣椒、1万亩小青菜,直接带动四大产业发展。

  专注太和板面用的面粉,安徽金皖泰面粉有限公司一直在研发。企业负责人李敬民介绍,以前,各板面店没有用统一的面粉,加工出的板面品质难以保障。于是,他萌发了生产太和板面专用粉的想法。“面粉的质量参数很多,要符合太和板面不反色、筋度高、口感好的要求,面粉的水分、灰分、拉伸长度、稳定时间等参数都要控制好。”李敬民介绍,去年6月,他们研发出了太和板面专用粉,并在一些板面店试用,效果很好。试用中,一些店主还提出,希望加工出的面条能够实现久泡不烂。

  “面条一泡就软烂,跟面粉的灰分有关系,灰分又与小麦外果皮有关系。通过技术手段去掉小麦外果皮,用小麦芯制作面粉,制成板面后,便能达到久泡不烂的要求。”李敬民说,目前他已与当地种植大户签订7.5万亩优质小麦生产订单,准备用新技术为全国板面店主提供更优质的面粉。

  太和县郭庙镇张浅村种粮大户随汉邦与金皖泰签了1500吨优质小麦订单,他介绍:“我们种的都是优质强筋麦,每斤价格比普通小麦高5分到1毛钱,以一亩地产量1300斤计算,每亩可多赚65至130元钱。”

  除了面粉,太和板面专用辣椒也实现规模种植。2019年,做香辛料生意的阮保华跟安徽省农科院合作,试种了板面专用的辣椒——细阳红,目前,种植面积800多亩,亩均收益可达5700元。

  此外,速食化浪潮下,2021年3月,太和县速食板面也上市了。“目前是在外地生产,下一步准备在太和建厂。”魏继棠说,相信在政府的支持下,成为名小吃的太和板面将带动并激励更多人创业就业、增收致富。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