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丹丹(中)在车间里查看生产情况 在颍州区西湖镇大许村的就业帮扶车间,有一家以生产国旗为主的公司——佳豪旗帜有限公司。4年前,姚丹丹返乡创业,成立了这家公司,目前共安置了120多名村民就业,累计为村民增收1500多万元,成为当地乡村振兴工作中的一个亮点。 80后小伙的国旗情缘 昨日上午,记者来到佳豪旗帜有限公司看到,近千平米的厂房内一派繁忙景象,工人们大多是留守妇女,大家各守其位,认真完成手头工作。 姚丹丹是个80后。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在浙江绍兴市从事货运工作的姚丹丹,看到大街小巷的国旗及奥运五环旗猎猎飘扬,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没想到的是,不久后,因为一次偶遇,他与国旗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9年5月的一天,一位从事旗帜加工的河北客商找到他,委托他运输旗帜产品。就这样,一来二去,两人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2010年初,在那位客商的指导下,姚丹丹租了两间民房,买了几台缝纫机,开始了创业之路。第一单合同是太行山区某单位定制的防火旗,合同金额2万余元。此后,他不断扩大规模,开拓市场,先后接了上海世博会、南京青奥会、杭州G20峰会等订单。2016年,他的公司产值达到了1000多万元。 返乡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 2017年下半年,在家乡党委、政府的号召下,姚丹丹决定返乡发展。 2018年底,在西湖镇政府及大许村两委的对接帮助下,姚丹丹将公司正式搬迁到了大许村。2019年,公司业务以生产国旗为主,产值达到了2800万元。此后,公司的产品逐步扩大到各种会展用旗,并吸引了不少海外客户。 大许村党总支书记许晓明告诉记者,佳豪公司落地大许村以来,共安置了120多名村民就业,为村集体经济增收50多万元,累计为村民增收1500多万元,其中带动脱贫户增收420多万元。 如今,佳豪公司具备了生产1号至8号全部标准尺寸国旗的能力,最大面积可达3×5米。曾经令他心潮澎湃的奥运五环旗,今年也与他结缘。今年1月6日,姚丹丹接到了北京冬奥会相关部门委托第三方招标单位发来的信息,订购3万面北京冬奥会手摇旗,1月20日之前产品发到北京。在生产的样品得到对方认可后,佳豪公司立即投入生产,并于1月16日把3万面手摇旗提前发到了北京。 旗帜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采访中看到,该公司另一处面积达2000余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建设中,这个项目是由驻村工作队帮助申请的,预计今年底投入使用。此外,村两委研究后,还将“三变资金”用于支持佳豪公司的发展。 “如今,佳豪公司是团省委在全省定点制作团旗、少先队旗和红领巾的单位。”共青团安徽省委办公室副主任、驻大许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蒋鹏告诉记者,支持佳豪这样的特色本土公司发展,在当前乡村振兴工作中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首先,佳豪公司解决了很多留守妇女的就业问题。其次,很多农村闲散人员有事干、能挣钱,消除了不少社会隐患。最后,旗帜类产业听上去平淡无奇,但形成了差异化竞争优势,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得了一杯羹,可以作为大许村特色领头企业,就业帮扶车间二期建成后,将吸引更多周边村民前来就业,助力乡村振兴。”蒋鹏说。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