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颍上县盛堂乡尚洋小学8位教师发挥创意,自筹资金,为全校100多名学生打造了一个别具特色的“地面课堂”。 4月23日傍晚,夕阳下的尚洋小学校园渐渐安静下来。水泥地上五彩斑斓的方格、拼音符号和数字图案在余晖中泛着温暖的光泽。十多个孩子欢快地跳着格子,清脆的童谣在校园回荡:“单脚跳拼汉语拼音,双人闯关防溺水……” “地面课堂” 8位教师组成“研发团队” 作为一所乡村小学,尚洋小学仅有百余名学生。“以前课间,学生们要么在走廊打闹,要么趴在护栏上发呆。”校长王明毅坦言,“虽然想组织活动,但受条件限制,总是力不从心。” 今年新学期,教育部门推出体育新规:课间休息延长至15分钟,每天安排大课间活动,确保学生运动时间不少于2小时。 在教研会上,体育老师时春光反映:学校运动场地约2800平方米,人均不足3平方米。现有体育器材和设施并不充足,难以满足学生需求。 美术专业出身的王明毅提议:“能不能像村里孩子那样,在地上画格子做游戏?”这个想法立即得到响应。很快,一支由体育、美术、思政等8位教师组成的“研发团队”成立。 学生们在“地面课堂”玩游戏 玩着玩着就记住了知识 老师们首先实地测量场地,设计草图,反复论证后开始施工。时春光负责设计动作难度,美术老师王晓军调配环保颜料,思政老师王孝辉负责将防溺水“六不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编成跳格子口诀,并嵌入格子上的相应位置。 利用课余和周末时间,原本灰白的水泥地上,绽放出色彩缤纷的八类主题地面游戏矩阵:东侧的“智慧冒险岛”用单脚跳拼音考验平衡力,西边的“文明礼仪阵”需要边跳边背诵礼仪童谣。最受欢迎的是“防溺水大闯关”,学生需跳过象征危险水域的蓝色波浪纹,夺取终点的安全旗。 如今下课铃响后的校园,成了欢乐的海洋。低年级学生在“数字城堡”里练习加减法跳格,高年级学生围着“旋转跳”比赛转圈计数。曾经沉默寡言的朱沐晨、朱子严两兄弟,现在总抢着当“拼音跳房子”的裁判。 “那些以前记不住的安全知识,现在玩着玩着就记住了。”三年级学生孙乐研开心地说。 全部开支不到700元 为确保安全,值班老师会在活动区巡视,有时还参与游戏。学校用废旧轮胎做成软质围栏,在游戏区边缘画出缓冲带。 每日晨会,值班学生会轮流检查地面图案是否清晰,裂缝处由老师修修补补。王晓军在一条蜿蜒的裂痕旁添了几笔,变成跃出水面的小鱼。“这儿原是个凹坑,我们把它改造成‘地雷阵’,提醒孩子们注意避让。”时春光介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地面课堂”的全部开支不到700元,都是老师们自筹资金,并利用废旧物品改造而成。 但比改造操场更珍贵的,是孩子们那些无形的收获。“以前总担心孩子磕碰着,现在我们明白了,奔跑和跳跃才是童年该有的模样。”王明毅感慨。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