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阜阳市公共资源交易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一季度我市公共资源交易实现“开门红”,全市共完成公共资源交易项目1200宗,同比增长23.46%;成交金额达71.5亿元,重点交易领域表现亮眼,交易结构持续优化。 在工程建设招投标方面,一季度全市共完成项目141个,预算金额59.07亿元,成交金额52.76亿元,节约资金6.30亿元,节资率达到10.67%。从行业分布来看,房建市政项目107宗,成交金额42.19亿元,同比增长5.34%;交通运输项目9宗,成交金额0.57亿元;水利水电项目12宗,成交金额9.03亿元;其他交易项目13宗,成交金额0.97亿元。 政府采购规模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一季度全市完成政府采购项目410宗,成交金额4.55亿元,项目数量和金额同比分别增长16.81%和6.81%。其中,农业、教育、医疗等领域的货物类采购项目成为采购主力,累计成交1.84亿元,占全市政府采购项目总成交金额的40.41%,成交金额同比增长41.54%。 土地交易市场表现同样亮眼。一季度全市完成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项目38宗,成交金额8.31亿元,同比增长33.6%。其中,市本级成交7宗,成交金额3.39亿元,同比增长23.57%;县域市场中,颍上县成交1宗,太和县成交8宗,阜南县成交5宗,临泉县成交12宗,界首市成交5宗。 国有产权交易规模呈现快速扩大趋势。一季度全市共完成国有产权交易339宗,同比增长166.93%,成交金额2.09亿元,实现快速增长。此外,1—3月份全市还完成国有企业采购、限额以下工程采用非招标方式、无形资产交易等其他项目272宗,预算金额4.89亿元,成交金额3.79亿元,节资率达22.57%。 据了解,为保障重大项目顺利实施,市县公管部门建立了全流程服务机制。标前阶段主动对接服务三角洲大桥等13个重大项目,鼓励招标人提前规范发布招标计划3个;标中阶段实施容缺受理项目10个,为重大项目提供定标服务16个,限时办结重大项目13个,将平均流转周期缩短至32天;标后阶段实行“两场联动”机制,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检查开展履约监管,发现问题16个并全部督促整改,约谈企业7家次,有力助推了2025年第一批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据统计,一季度全市纳统重大项目达46个,实际开工项目49个,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