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8日,缅甸发生强烈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次日起,我国多支救援队陆续启程,不远千里赶赴受灾严重的缅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我市救援队员孙立强于3月29日晚跟随厦门市曙光救援队前往曼德勒省参与救援。(本报4月2日报道) 孙立强(右六)结束任务返回国内 4月7日晚,孙立强圆满完成地震救援任务返回国内,稍作休整后,在厦门市曙光救援队继续学习专业救援技术。4月10日,他向记者回忆起这些天的经历时感慨:“这是一场与死亡赛跑的救援行动。” 夜以继日进行搜救 “3月31日上午,抵达震中——曼德勒后,我们立即投入救援工作。”孙立强回忆,尽管早有心理准备,但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触目惊心,“地震后的废墟弥漫着尘土气息,到处都是倒塌的房屋,满目疮痍。” 随后,他们接到求助:一家酒店可能有人员幸存。“我们7名搜救员进入废墟搜索,过程中有队员疑似听到敲击声。”孙立强说,通过雷达生命探测仪对疑似位置进行多维探测,发现疑似有生命迹象。他们随即联系中国国际救援队共同参与营救,试图通过楼板破拆进行挖掘搜救。 “搜救并不顺利。”孙立强介绍,余震不断,加上建筑结构特殊,经过41个小时连续作业,仍未发现生命迹象。 顶着高温轮流作业 自3月30日起,曼德勒持续高温,不仅威胁被困人员的生存,也给救援队员的体能带来严峻挑战。 “这是我第一次来缅甸,没想到气温这么高。”孙立强说,当地气温直接飙到了40℃以上,穿着救援服闷热难耐。为防止中暑,救援队采取轮流作业的方式,大家轮流搜救、轮流休息。 此外,当地余震不断,增加了救援难度。孙立强说,抵达曼德勒时,当地水电中断。虽然他们携带了几天的补给,但持续的高温让队员们身体不适。好在当地的华侨组织志愿者为大家送水、送饭,还贴心地准备了冰块。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