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平原 查看内容

东坡养生之道

2025-3-28 09:53|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2122| 评论: 0|原作者: 魏宏灿|来自: 颍州晚报

   北宋重视医学、养生学,文人士大夫习医风气盛行,“无儒不通医,凡医皆能述儒”,儒而知医成为一种时尚,苏东坡、欧阳修等文人大都懂医术善养生。东坡一生积极从政论政,为此屡遭坎坷,但矢志不移,颇有儒学风骨。而在人生低谷时又参究道佛,交游方士,涉及养生方术,对延年益寿颇有研究。

  苏东坡养生,宗奉“和安”,即应顺自然、心平气和旷达。他在《上皇帝书》中说:“人之寿夭在元气,……五脏平和自然而寿命长。”在《论养生》中说,天地纵有极寒酷暑,江海纵有惊涛骇浪。但只要顺应自然,“唯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就不会被伤害。“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外轻内顺,而生理备矣。”这就是说,养生应顺于自然,做到心安神定。他曾举例说明:“吾尝自牢山浮海达于淮,遇大风焉,舟中之人,如附于桔槔与之上下,如蹈车轮而行,反逆眩乱不可止,而吾饮食起居如他日。”又说:“吾非有异术也,惟莫与之争,而听其所为。”这就是说,要顺着船在大海中的波动而不以为意。由此他告诫世人,适应外界事物环境变化,心定神安,外界对人的影响就会轻微。“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和则我之应物者顺。”从而阐明了养生须顺乎自然之道。这一养生思想充分体现在他人生中。东坡仕途坎坷,屡遭贬谪,先后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海南等地任地方官,面对复杂多变的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以旷达的人生态度适应新环境,将儒家固穷的精神、老庄的超越心态及禅宗的平常心境融为一体,在逆境中保持着浓厚的生活情趣和旺盛的创作活力。如他贬于瘴疠之地的岭南,人们多恐惧,而苏轼以旷达的心态视之:“瘴疠病人,北方何尝不病?是病皆死得人,又何必瘴气?但苦无医药。京师国医手里死汉尤多。”后被贬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中?”以旷达乐观的心态面对艰苦环境,是“和”“安”的养生心态的体现,这正是他平安度过流贬生涯的重要因素。

  苏东坡认为,适当参加体力活动,经受生活历炼,才是真正的依天理顺自然的养生之道。强身健体,延年益寿,最适宜的就是动,即“步趋动作”“能劳能逸”。历春夏秋冬,经风雨霜露,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身,提倡人要经常活动,四体习惯于四季的变化。他身体力行,田间劳动是他四体勤劳的重要内容,虽为官员,然经常参加体力劳动。被贬官黄州时,生活困窘,老朋友马正卿看不过去,为他从州里申请下来一处城东山坡撂荒的旧营地,东坡整治躬耕,种植禾稼果蔬,并筑居室名为雪堂,亲自写“东坡雪堂”四字,自称“东坡居士”。虽有垦辟之劳苦,筋力殆尽,但远离政治是非,倒也怡情健体养生。同时又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他在给朋友的信中说道:“我笔皆可畅达之。我自谓人生之乐,未有过于此者也。”道出了他劳作过后焕然一新的精神状态。

  游历名山大川是东坡精神养生的最佳活动。他认为登山临水既可以锻炼腰腿、强身壮体,又可以清静杂念、陶冶性情、净化心灵。因此,泰山、庐山、罗浮山,长江、颍杭西湖等都有他的足迹。他的弟弟苏辙曾说他足迹几遍天下,名山异水美景,无一不经物色游览,升华了精神,锻炼了体魄。正如他在《题西林壁》所云:“俯仰山林之下,于以养生治性”,道出了他在亲近山水中所获得的精神养生之道。

  东坡喜爱美食,懂得食养。在饮食上讲究“已饥方食,未饱先止。散步逍遥,务令腹空。”这就是说,有饥饿感才食,不可过饱,七分饱足矣。认为“蔬食有过于八珍”,他在给友人的信中说,“今日食荠极美,天然之珍……君若知此味,则陆海八珍皆可厌也。”这样一可安分养福,二可宽胃养气,三可省费养财。所以他主张多吃蔬菜少吃肉,“终年饱菜……虽梁肉不能及也。”东坡为官四十余年,生活多以粗粮野菜度日,时常煮蔓菁芦菔苦荠而食之,自谓其“东坡羹”。移守济宁时,还曾“循古城废圃,求杞菊食之”。面对如此之境况,他“扪腹而笑”,坦然处之。其《后杞菊赋》云:“吾方以杞为粮,以菊为糗,春食苗,夏食叶,秋食花实,而冬食根”,“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怡然自乐。由此看出,东坡饮食养生,顺应自然,根据季节的变化采食不同的植物及其部位,与自然达到和谐统一,在食之味中达到身心和谐,养生长寿。所以东坡到过的地方,都会有以东坡命名的菜肴,如东坡羹、东坡茯苓、东坡春鸠脍、东坡豆腐、东坡鱼、东坡肘子、东坡肉等。

  东坡爱酒,曾自豪地说“使我有名全是酒”。他认为适量饮酒既可养心健体,又可怡神消愁。饮过宫廷玉液酒,也品过乡村农户酒。他酒量不大,他说“予饮酒终日,不过五合,天下之不能饮,无在予下者”。宋代的“五合”,相当于今天的300毫升,且度数又低。他常借酒解忧,并以达强身健体之目的。因此他形象地喻酒为“扫愁帚”。为此他精于酿酒,在惠州用生姜和肉桂酿造了“桂酒”,在常州酿造了“东坡红友酒”,在海南用天门冬药材酿造了养生美酒“天门冬酒”,在黄州自制一种名为“绝醇酽”的蜂蜜酒,并赋诗:“巧夺天工术已新,酿成玉液长精神。迎客莫道无佳物,蜜酒三杯一醉君。”他常饮黄柑酒、葡萄酒、石榴酒、梅酒。酒后常吟奇篇妙诗,故他称酒为“钓诗钩”。

  东坡根据多年的生活阅历与经验,总结出一套养生箴言,即“三戒”“四当”“四警”。

  “三戒”,即戒急躁、戒抑郁、戒贪欲。东坡认为,躁使人心烦意乱,有损于精神健康;抑郁使人精神低迷,不利于修身养性;过度追求功名利禄及酒色财气,使人丧失斗志,迷失方向。

  “四当”,即无事以当贵、早寝以当富、安步以当车、少食以当肉。这就是说,养生要以淡薄功名利禄为“贵”,以安稳舒适的休息为“富”,以缓步行走为车,以晚餐少食为肉。

  “四警”:“出舆入辇,蹶痿之机;洞房清宫,寒热之媒;皓齿娥眉,伐性之斧;甘脆肥浓,腐肠之药。”这就是说,出入乘车,不利于脚股;深居简出,易患寒热之病;沉迷美色,有害身心;贪美味佳肴,伤脾胃肠。告诫世人,养尊处优,追求生活享受和精神享乐,极不利于养生。这些养生箴言与现代医学所倡导的保健养生理论相一致。

  东坡懂医术,重养生,其诗文中多有养生保健的内容。名篇有《养生诀》《问养生》《续养生论》《养生偈》《养老论》《广心斋铭》《静常斋记》《日喻》《采日月精华赞》《仇池笔记》等,其记载医药养生知识的《良方》被后人与沈括的著作合编为《苏沈良方》。可见,东坡亦文亦医亦养生,可谓养生达人也。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