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要闻 查看内容

小麦田间"把脉"春管

2025-2-12 09:02|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82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梅飞 通讯员 王东方|来自: 阜阳日报

   春为岁首,农为行先,又是一年春耕时。2月11日下午,我市迎来一场降水,在颍州区程集镇程集居委会优质小麦生产基地,申路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工作人员利用植保无人机,趁雨追施返青肥。

  调整好飞行路线、高度、速度,将100斤尿素肥料分别“喂入”无人机机箱,在操作员的操控下,2台无人机随即起飞,在半空中来回穿梭、均匀撒施。

  “一台植保无人机每小时可作业120亩左右,效率高,省时省力。”操作手时林介绍,该基地种植小麦2300余亩,4台植保无人机共同作业,一天即可完成施肥任务。

  春耕时节,颍州区抢抓农时推进科学田管,农技人员深入田间“把脉问诊”,通过“弱苗补肥、旺苗控长”的分类管理模式,为该区38.7万亩小麦精准开出“生长处方”,确保夏粮稳产增收。

  在颍州区三塔集镇种粮大户李克印的一处小麦高产示范田里,农技人员正仔细察看小麦苗情。

  李克印种植小麦500多亩,农技人员察看苗情时发现,他家个别地块的小麦处于弱苗状态,提出“返青肥+无人机撒施”的田管方案。

  “30多亩晚小麦出现苗弱现象,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利用无人机一亩地撒施15斤尿素肥料。”李克印说,施了返青肥,小麦很快就能由弱转壮,“小麦长势好了,我对今年增收充满信心。”

  “针对弱苗、黄苗、稀苗及播期较晚地块,建议雨前或趁雨施肥,一亩地撒施10至15斤尿素肥料。”颍州区农技推广中心主任马斐介绍,颍州区小麦陆续进入返青拔节期,小麦一、二类苗占比达97%,较冬前提升3个百分点。他建议,旺苗地块要及时控旺,增施返青肥实现上控下除,达到除旺转壮效果。

  目前,颍州区成立12支农技服务队,包保到镇村,开展全域摸排,建立“弱苗”“旺苗”两本台账。对排查出的4000多亩弱苗、1万多亩旺苗地块实行“一地一策”,依托覆盖全区的136家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实现“农户点单、专业队接单”的高效服务模式,种植大户或农民只需一个电话,就可以快速解决小麦春季田管问题。

  记者从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前,各级农业部门正密切监测小麦墒情苗情,通过农技人员帮扶、“田间课堂”、“云上指导”等线上线下方式,确保关键技术措施落实到位,为夏粮单产提升打下基础。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