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实施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扎实推进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持续强化党建引领,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延包工作……2024年以来,我市锚定建设区域性农业强市目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实施农村居民就近就业“132”工程,积极推广特色农业“1+N”全产业链发展模式,全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工作取得积极进展。 粮食安全更有保障 【我们的故事】 眼下正值冬小麦生长的关键期,在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的一片试验田内,工作人员正进行冬小麦群体监测。他们利用仪器精确测量小麦的株高、叶面积、茎秆粗细等,同时记录下土壤湿度、温度等环境情况。 “通过监测可以看到小麦的长势,进而确定如何进行田间管理。”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助理农艺师刘茗介绍,试验田通过添加小分子有机碳肥提高产量,助力农业生产提质增效。 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是农业农村部确定的6个新建试验站之一,主要通过试验数据采集和转化,服务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自建站以来,该站创制发布了《沿淮绿色低碳农业生产推荐技术指引》,集成创新稻田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生态强化农田创建技术、智慧生态无人农场创建技术等20多项新技术,同时利用高素质农民培训平台,引导生产者转变发展理念、提高技术水平,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颍上县农业绿色发展推进中心主任、国家农业绿色发展长期固定观测颍上试验站站长王冠军介绍,通过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运用,当地粮食总产量逐年增高。 【奋进的足迹】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给种粮大户徐淙祥重要回信精神,以良田、良种、良机、良法、优链、优农和智慧农业工程为支撑,全链条推动稳面积、提单产、降损耗、优品质,努力在多种粮、种好粮上当标兵、走在前。 【数说这一年】2024年,我市夏粮再获丰收,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夏粮播种面积757.8万亩、总产66.78亿斤、小麦最高单产达905.11公斤,均居全省首位。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1.9%,农事社会化服务组织超3800家,夏种完成“大托管”服务面积320万亩。全市耕地净增加1.72万亩,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6.9万亩。年内新培育农作物新品种15个,其中国审品种5个。 乡村产业“加速跑” 【我们的故事】在颍州区九龙镇的安徽蜜香村食品有限公司生产基地,经过配材料、分剂等环节,一个个麻圆被自动生产线输送到冷库保鲜。 “每天可生产麻圆16万个,主要销往沪苏浙的商超、菜市场。”企业负责人刘影介绍,她和团队从精选原料入手,反复进行技术攻关,探索各种配料的比例,逐渐掌握了最佳配比和面粉发酵的火候。企业生产的“蜜香村”牌麻圆香味浓、油分少,色泽金黄,香脆爽口,受到消费者青睐。 除了麻圆,刘影组织技术人员反复攻关焦馍工艺,生产的农家风味纯手工绿色生态产品阜阳焦馍,酥脆可口,香气四溢。目前,阜阳焦馍休闲旅游系列产品已跻身安徽省特色旅游商品行列。 在临泉县黄岭镇,工作人员整理采摘后的草莓。全媒体记者 王彪 通讯员 陈远飞 摄 值得一提的是,该企业生产的焦馍、麻圆、水饺等产品,通过高温灭菌和无菌操作,有效破解了非防腐剂状态下的食品安全和保质期“瓶颈”。 凭着过硬的食品质量和准确的销售定位,公司30多种产品在竞争激烈的长三角等地站稳脚跟,年销售收入超5000万元。 【奋进的足迹】一个好项目,就是一个经济增长点。2024年,我市建立绿色食品产业重大项目清单,定期调度项目进展情况,助推重大项目早落地、早建设。在招商方面,制定绿色食品产业全景图、布局图等“三图七单”,按“图”索企、循“链”招商,引来一批项目签约落地。 【数说这一年】2024年1月至11月,全市新增绿色食品产业项目289个、投资额584.6亿元,同比增长81.76%、50.48%,全年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预计超140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预计达2600亿元、位居全省前列。年内新增国家级龙头企业2家、总数达7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总数达483家;新增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4家、总数达19家。 和美乡村呈现新气象 【我们的故事】农家小屋粉墙黛瓦,家家户户门前有个“小菜园”,园子四周装上新式护栏;一条条整洁的道路向远方延伸,两旁青翠的树木整齐排列……走进太和县桑营镇贾李村安庙中心村,一幅和美乡村画卷映入眼帘。 文明巷、奋斗巷、永安巷、振兴巷……安庙中心村被划分成12个小片区,每个片区配备一名“巷长”。年逾六旬的贾国安是退休村干部,也是振兴巷巷长,义务承担近百米路段的公共区域环境卫生管护等工作。 “组织群众既‘扫好自家门前雪’,又管好公共区域环境卫生,营造齐动手、大整治、靓村庄的浓厚氛围。”在贾国安和其他巷长的共同努力下,安庙中心村的“颜值”广受好评。 近年来,贾李村大力开展和美乡村建设,努力实现“村民富、村庄美、村风好、村干强”的发展目标。 “下一步,村里将重点抓好乡村产业发展,把和美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特色农产品种植和加工、传统文化保护传承等有机结合起来,把村里的资源禀赋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村民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贾李村党总支书记李全说。 【奋进的足迹】我市坚持把“千万工程”作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一号工程”、建设现代化美好阜阳的“基础工程”,持续强化财政投入,为精品示范村提供资金支持。持续开展美丽宜居自然村庄建设和村庄清洁行动,高质量推进“厕所革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系统构建“纵到底、横到边”的民声呼应高效工作体系和风险防范机制,推动接诉办理和主动治理高效衔接。 【数说这一年】2024年,我市和美乡村建设持续加快,28个省级精品示范村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新获批创建省级精品示范村15个、省级中心村79个。完成改造提升农村户厕2.43万户,超额完成年度任务;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167个具备条件的乡镇敬老院有序转型为区域性养老服务中心。 农村改革激发新活力 【我们的故事】小寒时节,寒风呼啸,颍东区枣庄镇枣庄居委会的宝侠生态农场大棚里,负责人牛祝保带着工人开展瓜果育苗,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牛祝保的农场流转承包土地近200亩,主要种植瓜果蔬菜。“能够迈开步子搞生产,得益于土地二轮延包的好政策。”在他看来,这是送给种植户的“大礼包”,让他吃下了“定心丸”。 2021年9月起,枣庄居委会作为全国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试点单位,在阜阳市率先进行探索,并于2023年底顺利完成846户承包地延包确权。 严把政策界限,尊重群众意愿,高效化解矛盾……试点先行,以点带面,阜阳市紧紧围绕土地承包关系,蹚出了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 【奋进的足迹】2024年,我市坚持把二轮土地延包作为全年农村改革的“一号任务”,以“三三三”工作法为基础总结形成的“八步工作法”被农业农村部写入全国指导规程。深入推进农村“三变”改革,大力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化“党建引领 双社联动 双生赋能”工作,健全完善市县领导干部乡村振兴定点联系制度、精品示范村建设联系制度,聚焦重点工作任务,破解发展改革难题。 【数说这一年】2024年,全市土地流转率达61.86%,培育农事社会化服务组织超3800家,完成“大托管”服务面积704万亩。全市村集体经济年经营性收入50万元以上强村占比达48%以上,村均经营性收益43.67万元,超2023年水平。截至2024年9月底,全市完成二轮土地延包合同网签178.98万户、完成率99.02%,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首个整市率先基本完成网签任务的市。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