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阜阳陈广安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

2024-8-1 07:26|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16349|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文 特约摄影 卜光辉/摄|来自: 颍州晚报

   76年前,28位解放军战士在淮海战役颍河阻击战中牺牲。
  
  46年前,颍东区袁寨镇农民陈广安许下承诺:要为这些烈士立纪念碑。
  
  为了这一句承诺,他多方走访收集烈士信息,终于在2008年4月4日建成淮海战役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
  
  16年来,陈广安担任义务讲解员,宣讲烈士故事,累计接待10多万人次。
  
  由于事迹突出,陈广安先后获评“阜阳好人”“安徽好人”。
  
  7月30日,他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今天是“八一”建军节,让我们一起缅怀英雄烈士,并回顾这位农民为28位烈士做的点点滴滴。

陈广安擦拭纪念碑

  
  为烈士立碑的承诺
  
  陈广安是一名党员,今年75岁。上世纪60年代,他上小学时就常听父母讲,淮海战役中坚守在颍河魏沟口一带的解放军战士英勇抗击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的故事。那时,学校也会组织学生在魏沟口一带为烈士扫墓。“不过,当时没有纪念碑,牺牲多少解放军战士、他们分别叫什么名字,都一无所知。”
  
  村里的老人陈仙讲述的解放军战士在魏沟口打阻击战的情形,以及战士与老百姓鱼水情深的故事,却深深地印在陈广安的脑海里——1948年11月14日,解放军战士到达魏沟口阻击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的先头部队。战士们一边战斗一边帮助老百姓撤离,挨家挨户地喊:“国民党第十二兵团来了,乡亲们快撤离吧。”当时,气温很低,大部分村民逃了出去,村里仅剩下一些老人、妇女和儿童。对于解放军的到来,他们十分欢迎,要留战士住下、吃饭,但都被婉拒了。
  
  “战士们依偎在麦草垛旁,吃干粮、喝凉水,老乡们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反观国民党反动派的所作所为,简直是天差地别。”陈广安曾听母亲讲过,他们在颍河魏沟口东岸开杂货店时,曾被国民党第十二兵团的人抢走烟、酒、糖等物品。
  
  “很小的时候,我就对什么是美、什么是丑分得清清楚楚;什么是爱、什么是恨,爱谁、恨谁,更是在我的心里扎下了根。”陈广安说。
  
  1972年,20多岁的陈广安跟着下放到村里的上海知青学摄影,有时会到一些革命烈士纪念馆参观。时间一长,他萌生了一个疑问:“其他烈士都有墓碑,在魏沟口牺牲的烈士为何无名无碑?”
  
  1978年8月的一天,陈广安找到了当时袁寨区的领导,提出为魏沟口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立座纪念碑。但限于当时的历史条件,这个提议没能获得支持。就在那时,陈广安许下承诺:将来一定要给这些牺牲的烈士立碑!
  
  后来,陈广安凭着学到的摄影知识和手艺,带领儿女在袁寨镇开了影楼,还在城里开办了新华彩扩图片社。日子过得越好,陈广安越感念党的恩情,为烈士立碑的愿望就更加强烈。
  
  2005年3月10日,陈广安向颍东区委申请,要自己出资,为魏沟口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立座纪念碑。申请得到了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并获得批准。
  
  4000余公里寻访路
  
  从那时起,陈广安就开始为立纪念碑做准备。
  
  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把烈士们的信息收集起来。陈广安查询有关的党史资料,可查来查去,发现与魏沟口战斗有关的信息很少:“(国民党)十二兵团从三里湾没有突破,后从洄溜集渡河北上。”至于发生在魏沟口的战斗,却鲜有介绍。
  
  为还原那段历史,2005年3月28日,陈广安开始了他的寻求真相之旅。
  
  刚开始,陈广安想在当地寻找大量的证人及证言。他走访了时任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李世中等人,通过他们的回忆和描述,那场战斗的来龙去脉逐渐清晰:淮海战役中,黄百韬兵团被我军围困,1948年11月10日,国民党第十二兵团奉命解救黄百韬兵团。11月14日下午,第十二兵团的先头部队赶至大沙河(颍河),在阜阳三里湾遇到我军阻击,强渡失败后,调头向洄溜方向赶去。解放军豫皖苏军区独立旅(地方人称“老三团”),奉命在颍河北岸部署一个连的兵力,阻击第十二兵团。其中,颍河北岸魏沟口有一个加强班的战士,多次打垮敌人搭的浮桥,毙敌无数。后来,敌人采取迂回战法,从背后突袭,由于敌众我寡,这个班的战士全部壮烈牺牲。
  
  战斗经历清楚了,牺牲在魏沟口的烈士都是哪些人?
  
  随后的几个月间,陈广安先后到颍东区袁寨附近的洄溜、郭园、余庄、蒋楼、陈庄、齐郢、黄庄、夏庄,口孜镇何庄、正午镇王庄等地寻访,但没有大的进展。期间,他脚踝韧带拉伤,但也一直坚持。
  
  直到2006年3月初,陈广安来到淮北市双堆集,在这里有了发现。
  
  陈广安记得,他赶到双堆集烈士陵园时,工作人员正要下班,得知了他的来意,主动加班陪他找资料。在那里,陈广安找到了当时阻击第十二兵团的战略图等资料。
  
  此后,陈广安又先后到过多地寻访。直至来到亳州市利辛县民政局,终于找到了第一批6位烈士的姓名。
  
  陈广安记得,他当天上午到达利辛县民政局时,有关负责人见陈广安骑着摩托车,十分冷淡,让陈广安下午再来。
  
  下午,那位负责人对陈广安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原来,对方把陈广安当成“摩托车诈骗分子”了,陈广安走后,他给颍东区有关部门打电话核实,才确认了陈广安的身份和来意。
  
  在对方的配合下,陈广安查到张绍民、马思营等6位烈士的信息,资料记载:“在淮海战役阜阳阻击战袁寨东蒋南岸牺牲。”
  
  陈广安又通过走访临泉、阜南等民政部门,共查到28位烈士的信息,并了解到其中12位烈士的遗骸掩埋在魏沟口,4位烈士牺牲在魏沟口附近,12位烈士在颍河三里湾等处牺牲。
  
  据粗略统计,陈广安先后两次外出搜集史料,行程4000余公里,历时一年有余,拍摄录像带400分钟,图片上千幅,并写下文稿2万余字。
  
  竖起高高的纪念碑
  
  资料收集齐,第二步就是选址建纪念碑。
  
  由于当时魏沟口新闸正在建设,颍东区有关部门出于河道、水利安全等方面考虑,对选址的问题一直没作出明确答复。
  
  对此,当时的颍东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先后三次到魏沟口实地查看。2008年3月10日,最终决定,在不影响水利及河道安全的情况下,把烈士纪念碑建在新建魏沟闸西北侧200米处,拨出4亩多用地。
  
  陈广安接到通知后,经过紧张筹备,于3月12日正式动工。时间紧、任务重,施工建设的20多个日日夜夜,陈广安一直在现场看守。当时,岳母生病住院他也没时间去看望,脚在施工中被砸伤他照样咬牙坚持。
  
  这期间,陈广安赶到城区,找到一位工程师,以6000元的价格请他帮忙设计纪念碑的样式。陈广安拿到设计图纸时,对方的一句话让他十分感动:“我了解了你的事迹,知道你为烈士做了这么多有意义的事情,设计图纸就不收费了,算是我对英雄的一份敬意。”
  
  颍河长逝水,松柏万古青。2008年4月4日,在颍东区袁寨镇新建魏沟闸西北侧,一座高十余米的烈士纪念碑落成,上书“颍河阻击战英雄永垂不朽”,四周松柏环绕,庄严肃穆。当日,在纪念碑落成仪式上,当地党员群众向烈士敬献花篮。陈广安还把他搜集的有关史料捐赠给颍东区委。
  
  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的落成,对于颍东区及我市来说,有其特殊意义:一方面,它成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红色旅游景点;另一方面,陈广安为建烈士纪念碑搜集的信息和史料,填补了我市党史有关资料的空白。
  
  16年的守护
  
  近日,陈广安驱车从阜城的家中出发,赶到了16公里外的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清理了一些杂草、垃圾,随后又将纪念碑上的灰尘擦去。
  
  忙活完后,陈广安回想起自己第一次为纪念碑清理尘土的场景。“纪念碑落成后,心里很是轻松,2008年夏天,我同市摄影家协会的摄友去皖南采风,待了十多天。回到家连澡也没洗,先来到纪念碑看看,发现小广场上长出了不少杂草,而且周边的树也因缺水耷拉着叶子。”陈广安忙活了一天,除草、浇水等。
  
  此后,陈广安只要有空,就会带着抹布、剪刀、水桶、药桶等来到纪念碑园进行清理、保洁。
  
  “修建纪念碑是为让英烈的故事一代代传诵下去,教育后人珍惜美好生活。”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落成后,陈广安继续守在烈士纪念碑下,担任起义务讲解员。这一守就是16年。
  
  “28位烈士的家乡分布在阜南县、临泉县、利辛县……”在纪念碑前,陈广安手抚碑座上28位烈士的名字,如数家珍。
  
  在他看来,这座纪念碑是他心中一块圣地。“它承载着28位烈士为了解放事业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记录着烈士们生前与魏沟口当地居民的鱼水之情,不能让它蒙尘。”

陈广安为学生介绍烈士事迹(资料图)

  
  为10多万人次义务讲解
  
  年11月15日早上,对岸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早上五点多钟战士们就在魏沟口至高点观察着敌人的动向。”“颍河北岸魏沟口12位解放军战士利用有利地形向对岸敌人反击。”“魏沟口阻击战打响,战士连续打退敌人5次搭建的浮桥,一直没有吃饭、休息。就在这个时候,敌人突然出现在魏沟口东面小坝上,架起重机枪和小炮朝我军战士背后袭击,12位战士壮烈牺牲……”这些红色故事,陈广安每年不知要讲多少遍。
  
  纪念碑前,每年都会有多家机关单位、学校或是个人前来缅怀烈士。陈广安只要一拿起话筒,就会滔滔不绝地讲解起来。
  
  尤其是清明节前,是陈广安最忙碌的一段时间。几乎每天一大早就赶到纪念碑处,拉好条幅、调试好音响,拿着话筒讲述红色故事。就这样,他接待一波又一波前来缅怀烈士的人。
  
  “每年要讲上几百场次,最多的一天接待了20多个单位。嗓子都累哑了,连口水都顾不上喝。”陈广安说。
  
  等收拾完回到家,陈广安还要把拍的照片整理好,写好简讯……完成这些工作后,常常已经到深夜。
  
  虽然辛苦,陈广安也很欣慰:“多少次听到我的讲解,现场群众都深受感动,很多人流下眼泪;还有孩子走到我面前深深鞠躬,并深情地说‘谢谢你’。那一刻,感觉所有付出都值了。”
  
  16年来,陈广安作为义务讲解员,累计接待10多万人次。此外,他还自费编印了《颍河阻击战宣传手册》传颂英烈精神。在他的宣传和守护下,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成了远近闻名的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7年10月被命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帮烈士寻亲
  
  16年里,陈广安还不忘帮这些烈士寻找家人。目前,已经帮烈士张绍民找到了家人。
  
  年,央视播了一档寻亲栏目,我看到一位老兵通过栏目找到牺牲战友的亲属,场面十分感人,那个时候我就萌生了为烈士寻亲的念头。”陈广安回忆。
  
  28位烈士中,张绍民是加强班班长,牺牲时24岁,参军时有可能已经成家。陈广安在民政部门查到的张绍民住址在利辛县。2014年8月,他便开启了为张绍民寻亲之旅。
  
  “先后去利辛县三次。”陈广安回忆,直到第三次,他来到利辛县张村镇派出所打听张绍民时,旁边的一位民警听说后,连忙提供线索:“他的家人就住在张村镇张砦村。”
  
  就这样,陈广安找到了张绍民的家人。第二天,这家人专门开车赶到颍河阻击战烈士纪念碑前祭拜,泣不成声,并握着陈广安的手感谢。
  
  “其他的战士牺牲时年纪都比较小,普遍在17岁、18岁,他们是否还有父母、家人,能否找到都是个问号。”陈广安说。不过,于他来说,为烈士寻亲永远在路上。“只要有线索,我就继续找下去。”
  
  赓续红色精神
  
  “今年清明节,爷爷带我去老家村南头为革命先烈致敬、献花,并给我讲述了纪念碑的故事……牺牲的解放军战士中年龄最小的才17岁,残酷的战争让他们失去了年轻的生命!爷爷说永远不要忘记革命先烈,他们为了保家卫国献出生命,才有现在的生活。我深刻感受到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么好的环境里,是无数位烈士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我们要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珍惜现在的好日子,愿革命先烈们永垂不朽!”这是2023年,陈广安的孙子陈端阳写在作文中的一段话。当时,他上小学四年级。
  
  多年来,陈广安不仅给瞻仰烈士纪念碑的人讲红色故事,还给自己的子孙辈讲。受他影响,子女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各有建树。
  
  不仅如此,陈广安还言传身教,教导子孙辈敬老孝亲、热心助人。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每逢端午、中秋、春节等时间节点,他总会带家人为镇上的孤寡老人送米、面、粮、油等;陈广安还把元宵节定为他家的“爱老敬老日”。
  
  后来,陈广安还创办、注册成立了“颍河爱心公益协会”,为特殊群体、遭遇突发事件的人献爱心、送温暖。目前成员已有200多人。陈广安及他的儿女都在其中,他的大儿子还是会长。
  
  7月30日,陈广安获评2024年第二季度助人为乐类“中国好人”。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