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特教学校有个“小社会”

2024-1-10 09:29| 编辑: 刘黎 | 查看: 378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李一晴 通讯员 李亮|来自: 颍州晚报

  设“模拟马路”“超市”“饭店”等,让残疾孩子更好地融入社会
  
  红绿灯不在街头,而在校园里;走在斑马线上的不是行人,而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在一次又一次的模拟训练中,这群特殊孩子提高了交通安全意识。
  
  为了让这些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界首市特殊教育学校在学校设立了“模拟马路”和“红绿灯”以及“超市”“饭店”“银行”等。近日,记者来到这所学校进行了探访。
  
  特殊学校里的“模拟马路”
  
  在界首市特殊教育学校,记者看到,学校利用大门、教学楼、运动场等,设置了“模拟马路”。路口中间是一个立式“红绿灯”,地上不仅有“斑马线”“车道线”,还有五颜六色的“安全格”,路边还立着“停”“让”等交通标志牌。
  
  当时,孩子们排队走上斑马线,左右环顾,仔细观察分辨红绿灯颜色。红灯时,他们耐心等待;绿灯亮起后则安全有序地稳步通行,还会向老师扮演的车辆驾驶员致意。
  
  “根据红绿灯变化,准确地行走到指定位置,这对于特教学生来说并不是件容易的事。”界首市特殊教育学校校长李汉营告诉记者,学校现有学生300多人,日常到校40多人,大多存在肢体、智力方面的残疾,其他学生居家学习。学校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建成了校内交通安全情景场地,由老师带领学生在场地中进行身体协调性、身体平衡性、忍耐力、生活化适应和认知等方面的康复训练。
  
  还有“超市”“饭店”……
  
  李汉营曾在普通学校任教20多年,3年前开始从事特教工作。说起在学校建设“模拟马路”的想法,李汉营介绍,此前8岁的自闭症孩子韩小强(化名)过马路时,在红灯的情况下乱跑被车辆撞伤。看到受伤的孩子和痛心的家长,李汉营决定要做些什么。
  
  在反复强调交通安全知识的过程中,他发现,教育这些特殊的孩子,要把书本上的知识转换成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
  
  “孩子们自我防护意识比较薄弱,活动范围一般在家、学校或医院。”能不能把“城市”和“生活”搬进课堂,让他们学会参加交通,适应生活中更多复杂的情况呢?李汉营和同事便开始在校园环境建设上下功夫。于是,“红绿灯”“斑马线”“公交车站”出现在空地上,“模拟马路”建好了;“超市”“饭店”“银行”等也用模型或图画方式逐一“搬进”校园。
  
  “孩子们在每天上下学、就寝、吃饭、运动时,都能‘沉浸式’边玩边学,潜移默化地学习、适应城市生活。”李汉营说,现在,孩子们的身体协调性和认知能力都有明显提升,越来越多的孩子可以真正走上街头了。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