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1至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

2023-12-13 08:52| 编辑: 刘黎 | 查看: 3360|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梅飞 实习生 张敏/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我市通报工业经济和信息化运行情况


    12月12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我市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相关情况。通报称,今年以来,我市坚持产城融合、制造强市,聚力打造智能绿色的区域性制造强市,扎实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以赴拼经济、抓项目、促发展,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回升、持续向好。
  
  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回升
  
  坚持把稳增长放在首位,全力以赴推动工业经济平稳回升。1—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2%,增速连续4个月居全省第6位;其中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8%,高于规上工业0.6个百分点。全市增加值前十的重点行业均保持增长,其中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分别增长32.5%、31.2%,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加值4.3个百分点。
  
  八大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4%
  
  实施优势产业壮大行动,着力构建全产业链发展格局。1—10月,八大制造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79.4%,其中电子信息和光电显示、新能源汽车和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增速分别达到48.8%、22.8%、17.9%,合计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4.7个百分点。加快布局“新三样”产业,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推动整车、零部件、后市场“三位一体”发展,汽车制造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61.5%;在先进光伏领域推进全产业链发展,已投产、在建和签约落地TOPCon电池片35GW、组件31.5GW;在新型储能领域建成和在建锂电池、钠离子电池项目年产能分别为9GWh、25GWh,铅蓄电池产能占全国的1/5。
  
  新型工业化项目开工268个
  
  扎实推进工业投资千亿计划,建立新型工业化项目库,不断增强产业发展后劲。今年前10个月,全市新型工业化项目计划开工265个,实际开工268个;皇氏智慧化乳制品中央工厂及生态牧场项目等一批重大项目顺利开工,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零部件等7个百亿级制造业项目加快推进,昊源化工年产30万吨合成氨等重点项目正式投产,纽龙船舶全球最大缸径柴油机气缸套国内首制件下线。在重大项目带动下,工业投资快速增长。1—10月,全市工业投资增长43.6%,高于全省16.3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占全部投资的32.8%,较同期提高5.8个百分点,对全部投资贡献率为9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9个百分点。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5家
  
  突出抓大、培优、扶小、育新相结合,实施优质企业梯度培育计划。1—10月,81家“13581”龙头培育企业产值增长8%,拉动全市工业产值增长2.7个百分点。深入开展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争创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77家,总数分别达24家、305家。积极培育规上工业企业,建立拟入规企业培育库,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75家,天硕金属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企业新投产入规。
  
  建成省级创新示范企业28家
  
  构建多层级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成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8家、省级标准化示范企业12家、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5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分别达137家、308家。坚持绿色制造,培育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0项、绿色工厂15家、绿色园区3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6家、绿色设计示范企业6家,数量皖北第一;加快智能制造,培育省级智能工厂8家、数字化车间48家;推进精品制造,培育安徽工业精品58个、阜阳工业精品157个;发展服务型制造,42家企业被认定为省级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和平台,42家企业获评省级工业设计中心。
  
  累计建成5G基站8239个
  
  截至11月底,累计建成5G基站8239个,实现市、县城区、乡镇镇区、行政村5G网络全覆盖;建成阜阳软件产业园、阜合园区软件产业园,签约入驻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104家。引导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全市已使用数字化软件服务包企业2867家,组织对311家企业免费开展数字化诊断服务。加快以数字化转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截至10月底,实施亿元以上技改项目89个;获评省数字化转型典型示范项目10个、示范园区2个,约占全省1/10。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