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对话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徐旭东:打造智慧农场

2023-10-19 08:44|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9269|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周姗姗 实习生 张应冉|来自: 颍州晚报

  个人名片
  
  徐旭东,1996年出生于太和县,现任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太和县种粮大户协会秘书长,先后荣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全国金豆王”、全省“种子管理先进个人”等。
  
  记者:你的爷爷徐淙祥种了一辈子地,也有很多人生感悟。你认为,长辈对你影响最大的是什么?
  
  徐旭东:我的爷爷徐淙祥和父亲徐健从事农业生产几十年了,我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对农业很了解、很热爱。2018年,我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太和,和长辈们一起种粮,成为一名“新农人”。我跟长辈们一起学习现代农业技能,享受小麦、玉米、大豆单产不断刷新纪录的喜悦。不同品种的小麦性状不同,有嫩绿、深绿、青绿等不同颜色,远观一道道“条纹”,好像衣服线条一样,这其中蕴藏着选种的智慧,也让我觉得农业非常有趣。
  
  记者:作为太和县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最年轻的成员,你是怎样努力突破的?
  
  徐旭东:从事农业是辛苦的。我的爷爷徐淙祥曾经在地里挖沟渠累得晕倒,还患上了关节炎。但是,我依然乐此不疲。
  
  到合作社工作后,我向农业技术专家、科技特派员学习各种技能,不怕吃苦。比如,进行播期播量实验,选择两个品种进行编号,根据实验方案,每隔10天播种一次,再通过3组重复试验来验证结果;每天早晨4点起床,按照提前画好的线条方向,手持半自动式小型点播机,带着工人播种。
  
  每年6月种大豆、玉米,10月播种小麦,工作强度都很大。播种完之后还不能“躺平”,每天要在田里观察,时刻关注天气和出苗情况,才能准确找出每个品种的潜力和优势所在。
  
  记者:在科技种粮方面,你是怎么做的?
  
  徐旭东:刚开始接触农业时,我跟着专家在试验示范田里付出得很多,但并不都能收获成功。2017年,皖北地区大面积爆发小麦赤霉病;2018年,由于气候因素造成大豆空壳,一整块地都绝收了,只能将空壳豆子粉碎到田里……这些让我看到了农业生产的不确定性,风险很高。但我认为,其实,还是因为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应急设备等导致的。因此,科技投入非常重要。如今,随着无人机、物联网高科技等的投用,随时可以监控田间,针对一个点进行防控,节省了农资、人力等,也大幅增加了效益。
  
  记者:下一步,在带动更多农户多种粮、种好粮方面,你有什么计划?
  
  徐旭东:下一步,我们计划打造智慧农场。今年,我们投入15亩地用于建设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以基地为基础,谋划创建团队,进行相关探索,打造可推广、可复制的智慧农场,减少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生产出品质稳定的品牌农产品。同时,我们计划将一、二、三产业结合起来,打造农业观光旅游、红色教育基地等,带动更多村民实现就业和增收。
  
  我要像长辈们一样,坚守农村、农业一辈子,做好农业研发推广工作,让农业年轻起来、活跃起来、强大起来。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