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至2日,中宣部“高质量发展调研行”采访团走进阜阳,来自新华社、光明日报、安徽日报等中央和省直、市直媒体的40余名记者深入我市调研采访。在为期2天的集中采访中,记者们通过各自媒体“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以文字、图片、短视频、Vlog等形式边采边发,反映阜阳发展变化和建设成就,记录高质量发展的阜阳故事,并纷纷为阜阳点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白晓云全程陪同采访。 秸秆、粪污、厨余垃圾经过净化、提纯、液态后“重获新生”,成为绿色清洁能源……采访团一行首先来到阜南县林海生态技术有限公司,认真了解阜南“三全”模式,解密阜南如何破解县域废弃物处理、天然气供应、化肥减施、有机肥供应等发展难题。 随后,采访团赶到阜合产业园智能制造产业园阳飞光电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对企业及园区智能制造产业链展开全方位报道。阜阳光伏新能源产业链正在加快提档升级,全力打造风、光、储、氢、生物质能等“七位一体”新能源产业集群。采访团一行走进阜兴科技单晶硅片项目生产车间,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用镜头、手机、纸笔记录单晶硅片生产的过程,了解阜阳光伏新能源产业链的亮点。 6月1日下午,采访团一行又先后来到安徽智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瓦大集团,深入采访阜阳科技创新型企业、现代农业产业化企业的发展路径;从“两有三解”网上群众路线平台,看阜阳市委、市政府如何创新开展“有话请您说、有事我来办”活动,优化营商环境,为企办实事、为群众解难解烦解惑。 傍晚时分的阜阳城,烟火气浓郁。采访团走进城南新区双清湾,在水街聆听嗨子戏、太和清音、淮河琴书等特色非遗,品尝阜阳特色美食,又在双清湾公园与阜阳市民一起观看水秀,实实在在感受阜阳人民生活的幸福感和阜阳“夜经济”的繁荣。 6月2日一早,采访团深入太和县旧县镇淙祥现代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记录下1230亩小麦正式开镰收割的场景,与徐淙祥探讨今年小麦收割形势,了解其在“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方面做出的努力探索。随后,采访团还走进贝克药业、华铂再生资源等企业,仔细了解科技创新给企业高质量发展带来的驱动力。 通过两天的采访,采访团的记者们纷纷表示,此次阜阳之行,看到了不一样的阜阳。“近几年阜阳的发展和变化很大,本次采访中,我在经济上看到了阜阳市委、市政府对企业和人才的鼓励支持和帮助,让企业发展无后顾之忧;在生活上看到了阜阳人民生活的烟火气,感受到了他们努力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的精气神。”来自光明日报的记者杨飒说,他将用手中的纸笔和镜头,把阜阳好故事传播得更远更广,让更多的人走进阜阳、了解阜阳、爱上阜阳。 中青报记者王海涵说,在传统印象当中,阜阳市是一个农业大市。但是经过本次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的调研,他发现阜阳在新兴产业的培育、营商环境的优化、青年创新创业以及互联网政务服务上,都取得了新的成果和突破,涌现出了新的气象。“特别是在颍泉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采访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企业负责人原本在北京中关村创业,后来他将企业迁到了阜阳,这背后是阜阳营商政策的完善以及政府扶持力度的加大。”王海涵说,阜阳的发展,前景广阔、未来可期。祝福阜阳在长三角一体化以及中部崛起的进程当中,走好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