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文明创建,改变了阜阳

2023-4-11 09:11| 编辑: 戴斐 | 查看: 10427|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张凯培 通讯员 张志伟 文 郭海洋 摄|来自: 阜阳日报

 


    前段时间,《阜阳,“河”你在一起》稿件,在各大媒体“刷屏”。

  长沙理工大学客座教授、新闻硕士研究生导师陈安庆,在看罢之后称赞:“没想到阜阳现在这么美!”老家在安徽,这位资深媒体人对过去的阜阳有印象,更期待看到现在的阜阳。

  对这种变化的感受,本地人更为深刻。

  从“留有遗憾”到“普遍点赞”,阜阳在持续带来惊喜。

  诚如大家所言,阜阳变了,因创城而变;也如大家所言,阜阳变了,因创城更加美好。

  一

  2020年11月,阜阳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

  消息传来,全市上下为之沸腾,其中就包括新阜阳人周勋。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的周勋,来到陌生城市阜阳。阜阳人热情、朴实、不排外,这是第一印象;阜阳街头脏、配套不全,这是第二印象。两相碰撞之下,让刚到阜阳的他,心中多了几分忐忑。

  周勋还记得,那时自己在阜阳主城区上班,路上不光有垃圾清理不及时,时常还会看到动物粪便;周末想跟女友去看场电影,奈何没有现代化影院,只能坐火车跑到周边城市看。

  改变正在悄然发生。当时,阜阳正在争创全省文明城市,各种提升工作有序进行。

  不得不说的是,这是一个并不容易的目标:阜阳人口多、基础差、欠账多;省内同目标城市,基础多好于阜阳。

  纵有千分困难,只要有一丝希望,阜阳都要迎难而上。

  那些年,从市委、市政府到全市各部门,从广大党员干部到每一位群众,创城成为一个重大目标、细化成一个个举措,一点点改变着大家的生活。

  也有人调侃,天天喊创城,有必要么?更多人用行动支持,创城,改变的是大家的家园。

  幸运的是,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阜阳在2011年成功创成全省文明城市。用同样的劲头,阜阳于2018年启动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工作,并在2020年顺利达成目标。

  借用周勋的话:这些年,环境变化显而易见,阜阳街头不光干净整洁,还有很多口袋公园、健身设施。城市配套越来越完善,不光电影院、城市综合体越来越多,还增添了清河宋街、双清湾水街等特色商业街,能玩能看的地方越来越多。

  二

  阜阳更美了,越来越多人这样说。

  居住在市城南新区,年轻妈妈孟雅的生活格外充实:上班之余,不光能带孩子到市科技馆、博物馆长见识,还能去双清湾公园、阜阳植物园、五道河体育公园休闲打卡。如果有心情,还可以去逛逛双清湾水街、到阜阳大剧院看场演出……

  在颍州区,和顺花园居民刘艳敏,见证了今年春节前后小区的变化:按照大伙意愿,小区进行了新一轮改造,不光休憩长廊焕然一新、活动空间宽敞整洁,还统一施划了停车位、绘制了文化墙。

  从以前不敢想象,到美好实时碰触——文明创建,让阜阳城市面貌焕然一新。

  以2022年为例,深化全国文明城市建设的第二年,阜阳集中开展“四区改造+六大工程”更新行动,完成重点项目172个。其中,改造老旧小区86个、背街小巷78个,新增停车泊位3.5万余个、公共停车泊位4139个,新建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486处,分区域打造城市口袋公园11处……

  从硬设施的变化,到软环境的提升——文明创建,让阜阳市民素质进一步提升。

  这几年,叫得很响的礼让行人,阜阳就走在了前列:从公交车驾驶员带头礼让,到出租车、私家车驾驶员主动跟进,在阜阳大街小巷,礼让行人成为一种习惯,被大家认可且遵守。

  驾驶员们纷纷行动,行人则以快速通过作为回应:文明和谐大背景下,“中国式过马路”的现象少了,文明通行成为一种习惯,变成了城市的运行规则。

  当然,这种习惯还体现在不乱扔垃圾、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骑电动车戴头盔等多个方面。

  三

  文明创建,提升着阜阳人的精气神。

  就在上月底,阜阳的一件事受到各方关注:在市委组织部的安排部署下,阜阳首批105名选派干部向企业报到,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他们将不领取企业薪酬、驻企跟班服务,以“沉浸式”工作方式,感受企业发展、了解企业需求、帮助解决问题。

  这样一件事,阜阳日报首发相关信息后,聊时局、决策杂志、安徽日报、凤凰网安徽等媒体迅速转发报道——如此宏大的关注阵容,组织部门没料到,本地媒体也没想到。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能干事、愿干事的阜阳干部,眼下正在赢得越来越多认可。

  阜阳人心齐,在疫情防控中有体现。去年春天,疫情“倒春寒”席卷颍淮大地,城市再次按下“暂停键”——最难的时候,党员干部下沉到社区,医护人员日夜奋战,还有坚守一线的志愿者、全力配合的广大人民群众。

  难忘的事情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有很多。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阜阳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看得见的美好,是创城得以坚持的根本。这些年,阜阳积极推进环境卫生优化工程、便民服务升级工程、深化文明实践工程以及文明新风培育工程,通过完善城市基础设施、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厅示范点、开展网格化包保、农贸市场升级改造等,积极打造“宜居阜阳”“干净阜阳”“便捷阜阳”“温暖阜阳”和“有礼阜阳”,取得了显著成效。

  共同的家园,共同来维护。这些年,随着文明创建的推进,阜阳向心力持续增强。在每一个面临考验的时刻,阜阳人都能拧成一股绳、聚成一股气。

  四

  硬实力让城市强大,软实力让城市伟大。

  文明创建这些年,阜阳实现了实力与魅力的双提升。

  越来越多名企关注阜阳——继比亚迪、华润投资、三峡能源等企业来阜投资后,纽龙船舶、云程电力等央企、国企和知名民营企业项目纷纷落户。2022年,阜阳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441个,项目数同比增长32%,总投资同比增长42%,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越来越多媒体关注阜阳——注重闪光点正面宣传,阜阳正面报道占全省比重由2020年初的7.2%上升至目前的19.8%,国际媒体正面宣传报道全省排名靠前。

  近者悦,远者来。

  不久前,阜阳发布了2023年首批急需紧缺人才目录,涉及172家企事业单位、1967名人才。眼下,引才工作有序进行,大批优秀人才正加速向阜阳汇聚。

  吸引人才,更要留住人才。在前期政策基础上,阜阳持续强化服务保障,发放“颍淮优才卡”、落实人才补助等,仅2022年就兑现市级引才补助660人、611万余元,获省引才奖补资金120万元。

  尊重人才、尊重企业家,《阜阳市尊重企业家尊重纳税人十项制度(试行)》出台,以懂行业懂企业家的心态,让企业家、投资创业者感受到真诚真心……

  五

  文明创建为了什么?金杯、银杯,不如百姓的口碑。

  2020年首创首成全国文明城市后,全市上下倍加珍惜宝贵荣誉,以“永远在路上”的清醒和坚定,始终力度不减、步履不停、劲头不松,创城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第一个转变体现在位次上:实现了从跟跑到赶跑再到并跑的转变。

  这几年,在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中,阜阳的成绩和位次逐年提升:2020年居全国第40位、全省第5位;2021年居全国第31位、全省第5位。

  第二个转变体现在区域上:实现了从城市到农村再到全域的转身。

  坚持统筹城乡、以城带乡、城乡联动,阜阳创建工作纵向向县乡村延伸、横向向行业拓展,乡风、家风、民风、行风、校风同步建设、同步提升。目前,已有10个村镇、11家单位、3所学校、1户家庭获得“全国文明”殊荣,总数居全省第2位。

  第三个转变体现在心态上:实现了从忍受到接受再到享受的转化。

  有市民直言,以前会觉得创城应该,但都是别人的事;但眼下,创城成了更多人的自觉行动。有关入户问卷调查显示,这两年,阜阳创城群众满意度接近100%。

  成绩属于过去,阜阳处在新的起点上。今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巩固提升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争创国家园林城市、海绵城市建设示范市。

  文明之城,立于百姓心里。

  当下的阜阳,正以突破进阶的力度、克难攻坚的韧劲、文明进步的温度,让“全国文明城市”名片更加闪亮。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