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8日上午,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暨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2426人受到表彰,包括1670名全国劳动模范和756名全国先进工作者。记者从市总工会了解到,我市有5人获得表彰,其中,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尼龙66车间主任、工程师官进军,安徽三宝棉纺针织投资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主任、高级工程师、特级技师马晓飞,阜阳比克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培训技师、高级技师贾亮,安徽伟辰钢结构有限公司制造部车间主任谢小军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阜阳市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主任医师刘洪波获全国先进工作者称号。 官进军2008年进入安徽昊源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先后参与公司三期尿素项目及航天炉项目一期、二期两套两万空分装置的建设与开车,均实现一次开车成功。公司启动园区二期项目时,他倒排工期,认真研究工艺流程,不断优化、细化各种试车、开车方案,成功抢回因进口机组交货延误4个月的工期,保障了整体装置如期竣工投产。在二期空分项目中,他带领创新工作室团队对生产装置不断挖潜,对生产工艺不断优化,为公司节能降耗作出突出贡献。 从业20余年,马晓飞深耕纺织材料领域,在纺织加工技术、新型纺织品与加工技术、新型纺织智能化加工技术、化学纤维创新应用、新型结构和功能纺织材料等方面开展关键技术和应用开发研究,带领团队成功突破了多项“卡脖子”技术,取得了系列创新型成果。近5年来承担主要科研任务18项,参与6项国家级项目,获得国家专利授权151项,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研发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被用作冬奥会防寒服的填充物。 贾亮从车辆维修学徒起步,凭借多年钻研,练就一身技能。2017年在央视、人社部举办的《中国大能手》竞赛中获得全国总冠军。在技术革新方面,他推动汽车喷涂绿色转型,带领团队实施技术改造项目;引入先进自动化设备,使线束生产工序时间缩短50%;参与线束模块化设计研发,满足个性化需求;改进智能化检测技术,确保产品质量。通过工艺创新,车间新产品生产周期大幅缩短,产量创新高,成本降低。此外,他悉心育人,培养出高级技师18人、技师27人、高级工62人、中级工236人。 谢小军初中毕业后,进入钢结构制造行业,仅用3年时间,便掌握了钢结构生产过程中各项重要工序的加工工艺。为了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和管理水平,他自学《金属工艺学》等教材,熟练掌握了有关业务知识。2021年,他所在班组参与承建的4个项目获得上海市颁发的“金钢奖”。作为行业技术专家,他凭借专业技能为钢结构行业攻克技术难题50多个,创新工艺技术数十项,先后获得6项国家专利。 作为知名急诊医学专家,刘洪波在我市的医疗救治、疫情防控、医院发展等方面作出很大贡献。医疗体系建设上,自2018年起,他牵头成立阜阳市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和急诊创伤中心等,完善急危重症救治网络,大幅缩短患者抢救时间。他主导的“基于5G区域性院前院内急救服务系统工程研究”项目,获工信部立项并验收,被评为工信部5G+医疗健康应用试点全国优秀项目。担任阜阳市人民医院领导后,他推动全面深化改革,医院斩获多项国家级荣誉,专科建设成果显著。在国家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中,阜阳市人民医院连续五年获得A等级,位居全省地市级公立医院第一、全国三级综合医院第一方阵。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