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城孜村:古村奏新韵

2025-4-9 09:00| 编辑: 刘黎 | 查看: 2000|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周姗姗 通讯员 陈文林 李苑/文 徐丹丹/摄|来自: 颍州晚报

   太和县赵庙镇城孜村,因村里的新郪遗址,以及出土的新郪虎符而被人熟知。2019年,有着千年历史的城孜村被列入省级千年古村名录。

  如今的城孜村,一手弘扬传统文化,一手打造和美乡村,古村新韵缓缓奏响。

城孜村航拍图

  历史

  古时的新郪

  城孜村位于太和县赵庙镇东北部,面积10.4平方公里。一块“千年古村和美城孜”的村牌引人注目。

  城孜村党总支书记李杰,在这片土地上生活了40多年,对村里的一草一木都很熟悉。“我们村因新郪遗址而闻名,历史底蕴深厚。资料显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这里就有村落,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他介绍,古村的村民至今还保留着一些传统习俗,如农历正月举办传统庙会,大家会到村子东侧赶会。

  赵庙镇文化站站长杨苑介绍,《战国策》记载:苏秦游说“合纵抗秦”时说,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偃、昆阳、昭陵、舞阳、新郪。“其中的‘新郪’就是指此地。”杨苑说,《后汉书·郡国志》载:“宋公国,周名郪丘。”民国《太和县志》载:“郪丘(今城孜村),春秋时属宋邑。”

  “相传,古新郪于元末毁于战火。”杨苑说,传说打那以后当地人在旧城址上围屯成两村,分别称前城孜、后城孜,这也是城孜村的村名由来。因旧城长期受细水(今茨河)冲刷,北城墙倒塌,成为一处大坑,后城孜又叫城坑。

  1994年,城孜行政村划归太和县赵庙镇。2007年,城孜行政村与周边两个行政村合并为城孜村。2019年,城孜村被列入省级千年古村名录。



  遗迹

  新郪遗址、燕翼堂……

  在李杰的带领下,记者来到城孜村城坑自然村,眼前豁然开朗。一片麦田中,一处高坡显得颇为突兀。

  这里,便是新郪遗址所在地。在遗址最高处,刻有省级、市级、县级文物保护单位字样的石碑依次排开。

  “新郪遗址产出最出名的文物就是新郪虎符。”李杰介绍,清朝末年在新郪遗址出土的新郪虎符,与杜虎符、阳陵虎符、东郡虎符一并被文物专家称之为中国“四大虎符”,新郪虎符相传为汉淮南王刘安私铸。

  李杰说,当地关于新郪虎符的故事流传至今。相传清朝末年,当地有一老翁在新郪遗址上挖土时捡到虎符,他拿回家也没在意,放在院子里被孩子们玩耍。正巧被途经此处的一位外地文物商注意到,他花钱买过来,才得知是一件虎符。后几经流转,现被法国一位收藏家收藏。

  这处文保单位几公里外的城孜行政村桑寨自然村,还藏着一处晚清建筑——燕翼堂。2021年,这处古民居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走进院内,可看到燕翼堂共有三间坐北朝南的瓦房。古旧老宅保存较好,透过砖雕、木雕、石雕,依稀可见昔日的风采。前墙为木质雕花结构,上面刻有二龙戏珠、彩凤祥云等图案,门下刻有八仙;屋内后墙上方有匾题字“燕翼堂”。整屋对开八门,全部采用卯榫技法。屋内双梁八柱,柱下有石鼓,上雕祥云。屋内采用六菱形的石头铺地,十分独特。房顶则为手工小瓦重叠堆积。北侧后墙有圆拱形门厅,现已用砖堵住,其上刻有砖雕“福寿康宁”四个大字。

  村民李福峰一直守护着这处文保单位。他介绍,燕翼堂始建于清道光年间,为村里桑姓人家的私人住房。“燕翼堂的建筑结构布局、局部装饰精美,对了解地方建筑史和历史文化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李福峰说。

燕翼堂局部

  如今

  积极打造特色和美乡村

  走过千年,如今的城孜村结合历史遗迹,积极打造特色和美乡村。

  走进村子,只见道路整洁宽敞,绿树鲜花相伴,和美乡村建设初见成效。在桑寨自然村,75岁村民段灵华家的庭院去年获评市级“美丽庭院”。走进庭院,“幸福家园”四个手写的大字映入眼帘,院内5间乡村常见的瓦房修整一新。院子里分区种着月季、桂花、兰花,还有段灵华自己打造的盆景、凉亭、水池……段灵华指着院外一条数米宽的小河说,这条河之前是寨沟,当地人称寨海子,以前是一片死水,村里进行清淤后,种上荷花。如今,每到夏季都会开满荷花,吸引村民前来观赏。

  “全村已有50余户村民获评县级美丽庭院,1户荣获市级美丽庭院。”李杰介绍。

  与此同时,村里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城孜村土地肥沃,相传古时就是太和粮仓。近年来,当地逐步改变传统农业“一麦一豆”的种植模式,采取复合种植等,极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村里还着力推动土地流转,成立村集体经济专业合作社。

  位于城孜村冯庄自然村的太和县星辰波尔山羊养殖场里,工作人员异常忙碌。“4月到9月是山羊的生长期,除了做好日常喂养,还要做好消毒、防疫工作。”养殖场负责人冯永健表示,养殖场建于2012年,带动了周边村民就业……截至目前,城孜村成立农业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共17个。

  李杰介绍,近年来,村里加大对历史遗迹的保护、修缮,对千年古村落传统文化进行挖掘。“以期更多人了解古村,让其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一张名片。”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