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时节,草长莺飞,蜜蜂等昆虫进入繁殖活跃期。连日来,我市多地出现蜜蜂扰民情况,窗台、树梢、屋檐等成为蜂群“安营扎寨”的首选。面对居民求助,消防员变身“清蜂侠”,迅速消除隐患,筑牢居民安全屏障。 消防员处置聚集在市民厨房里的蜜蜂 厨房吊顶现蜂巢 消防员细心拆除 4月3日下午2时30分,颍州区如意豪庭小区内,一阵呼叫声打破了午后的宁静。市民张静(化名)发现,厨房天花板缝隙中不断有蜜蜂钻入,黑黄相间的蜂群如微型轰炸机在家中盘旋,甚至有几只飞进了卧室。“我怕被蛰到,躲进卫生间里不敢出来。”张静赶紧拨通了119报警电话。 阜阳经开区消防救援大队接警后,迅速派出消防员携专业装备火速抵达。推开张静家的厨房门,眼前景象令人“头皮发麻”:成群的蜜蜂在吊顶边缘来回穿梭,或钻进吊顶与外墙的夹层,隐约可见蜂巢初具雏形。“必须立即清除,否则蜂群规模会呈指数级增长!”现场,指挥员果断下令。 随后,消防员小心翼翼地将锅碗瓢盆转移至客厅,搬来椅子放到橱柜台面上。一名身形瘦高的消防员迅速套上防蜂服,踩着椅子,探入吊顶夹层开始处置。 “嗤——”杀虫剂的白雾瞬间喷涌,蜂群受惊后炸开如一团黑雾。消防员紧握铲刀,将附着在吊顶上的蜂巢碎片逐一剥离。10分钟后,蜜蜂被驱赶到户外,蜂巢也被清除干净,消防员将吊顶和厨房恢复原状。 张静这时才从卫生间里出来表示感谢,并感叹道:“我透过门缝看着,他们就像电影里的拆弹专家,勇敢又精准。” 树杈上“长”蜂巢 火攻化解危机 此前一天,在颍州区京九新村上演的一场“人蜂之战”同样惊心动魄。4月2日上午10时50分,市民王大爷在院内洒扫时,突然听到一阵密集的嗡嗡声,他循声抬头看去,只见离地3米多高的一棵杏树的枝杈间,赫然悬挂着一个汤碗大小的蜂巢,躁动的蜂群在巢穴外织成一张“黑纱”,将春日的阳光筛成细碎光斑。 “这棵树离门窗很近,蜜蜂随时可能飞进屋里。”因家中有老人和小孩,王大爷十分担忧蜂群会对家人的安全造成威胁。 消防员到场后,迅速拉起警戒带,疏散围观群众。“高空作业必须速战速决!”消防员向树梢处架起拉梯,登高后,向蜂巢根部喷洒杀虫剂。受到刺激的蜂群涌出巢穴,向消防员发起攻击。为了保护群众安全,消防员使用火焰驱赶,并用长杆钩彻底清理残余巢基。15分钟后,“战斗”结束,小院重归安宁。 “以前只在电视上看过消防员救火,没想到灭蜂也这么专业。”王大爷向消防员竖起大拇指。 四五月份是蜜蜂聚集类警情多发期 记者从阜阳消防部门获悉,每年四五月份,是蜜蜂聚集类警情的多发期。今年以来,全市消防部门已累计处置此类警情20余次。 阜阳市消防救援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未筑巢的蜂群攻击性较低,但一旦形成蜂巢,工蜂可能会为了保卫‘家园’,对人畜发起攻击。”老旧小区外挂空调机位、木质屋檐缝隙及绿化茂密的树冠层是高危区域,“这些地方通风遮阳,最受蜂群青睐”。 “很多市民尝试采用火烧、水冲等办法自行处理,往往难以驱赶成功,反而引发蜂群报复性攻击。”消防员指着训练场上的模拟蜂巢告诉记者,“现在,我们的任务不仅是提升灭火救援水平,还要熟练掌握摘蜂窝、破拆、水域救援等抢险技能。比如准确辨识蜂种,针对蜜蜂、马蜂等不同习性制定战术,这样才能更好地守护群众安全。” 如果在住处发现了蜜蜂聚集,该怎么办?消防部门建议科学采取分级应对策略。初期警戒:发现零星“侦察蜂”盘旋,应立即关闭门窗,用烟雾驱离。紧急避险:若遭遇蜂群袭击,用衣物包裹头颈反向逃离,切忌拍打。专业处置:如果发现已形成巢穴或聚集超百只蜜蜂时,务必远离并拨打119报警。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