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今年我市清明祭扫呈现新气象:鲜花祭祀渐成主流选择,“纸钱换鲜花”等文明祭扫活动在各公墓广泛开展,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用鲜花寄托哀思,绿色环保的祭扫方式正在深入人心。 市民在参与“纸钱换鲜花”活动 “鲜花换纸钱”受认同 3月26日上午,记者来到颍州西湖陵园,看到颍州区西湖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民政所、文化站、妇联、团委等单位,在陵园大门一侧开展“鲜花换旧俗,文明树新风”移风易俗宣传活动。宣传展台上,还摆放着一桶菊花。 一位市民一手捧着一束鲜花,一手拿着几沓冥币(纸钱)走了进来。看到宣传展台后,他当即把手中的冥币交给志愿者,换取了一支菊花。这位市民叫赵凯,家在阜城,目前在武汉工作。清明节临近,他特意从武汉赶回来给逝去的亲人扫墓。他在路上购买鲜花时,摊主还让他买几沓冥币。 “这种形式非常好,既文明又庄重,比烧冥币环保多了。”赵凯说。 不一会儿,又有几批扫墓者将手中的塑料花、冥币等兑换成鲜花。至中午活动结束时,共有15人在此兑换了鲜花。 “除了在西湖陵园开展活动外,我们还在各村居、社区举办此类活动,并开展移风易俗倡议书‘敲门行动’,将倡议书送到居民手中。”西湖镇副镇长杨雪介绍。 3月26日,颍州区发出倡议,倡导文明祭扫新风,提倡通过鲜花祭祀、种树植绿、网上祭扫、家庭追思等绿色低碳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自觉抵制封建迷信,摒弃陈规陋习,杜绝大操大办、铺张浪费。培育践行良好家风,提倡在老人健在时多行孝道、多予关爱,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亲人离世后,提倡文明节俭治丧、节地生态安葬。 鲜花祭祀渐成主流 在西湖陵园大门外侧及前往陵园的路上,有多家祭品销售摊位。记者发现,不少市民或自带鲜花,或在这些摊点购买鲜花。市民韩延红便是其中之一。“我们这几年给亲人扫墓时都用鲜花。我和亲戚们都觉得这样比较文明,也能表达对长辈的思念和敬意。”韩延红说。 记者注意到,西湖陵园的大门关闭,只留小门供扫墓者进出,有工作人员在小门前值班。如果碰到手拿冥币、塑料花等祭品的市民,工作人员会予以劝阻。 “清明节临近,我们提前成立了工作专班,负责停车场秩序维护及治安管理,并发布公告,明确告知火纸、鞭炮、冥币、塑料花等不能带入陵园。同时,我们关闭了陵园大门,防止附近商贩骑三轮车代客携带祭品进入。”西湖陵园负责人高玉明告诉记者,目前,陵园内基本杜绝了焚烧祭品的现象。 颍州区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所长王兵表示,全区12家公墓,目前“鲜花祭祀”已渐成主流。记者还了解到,颍东、颍泉等区近期也在不同时段开展“纸钱换鲜花”等文明祭祀宣传活动。 此外,记者在市内一些花市了解到,近期菊花的销量很好。“一天能卖一百多盆,周末销量还会翻倍。”西清路花卉市场一家花卉店店主胡永梅说。 使用人民币图样祭品违法 当日,中国人民银行阜阳市分行、颍淮农商行在西湖陵园门前举办宣传活动,提醒市民在祭品上绘制、使用人民币图样属于违法行为。 工作人员介绍,人民币图样受国家法律法规严格保护,维护人民币的声誉和尊严是每个公民的义务。在祭祀用品、工艺品、烘焙蛋糕表面绘制或使用人民币图样均属于违法行为。未经许可制作、销售、使用带有人民币图样的商品同样违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币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规定,违反相关规定,由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和其他有关行政执法机关给予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和非法财物,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1000元以上5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