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姜子牙IP,如何进一步“出圈”?

2025-2-17 08:56| 编辑: 刘黎 | 查看: 1953|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储继明/文 通讯员 杨柯杉/摄|来自: 颍州晚报

      这个春节档,电影《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热映,至今热度未减,其中黄渤饰演的“姜子牙”一角备受关注。提及姜子牙,阜阳人并不陌生。被誉为“姜尚故里”的临泉县,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关于姜子牙的历史遗迹。
  
  近年来,我市注重文化旅游的融合,深入打造文旅IP,其中就包括针对姜子牙的有关传说、故事、遗迹的挖掘,不断丰富姜尚文化的人文内涵,促进文旅发展。
  
  对姜子牙IP的打造蕴藏怎样的学问?如何让其进一步“出圈”?连日来,记者采访了有关人士。
  

  临泉县姜寨镇姜子牙大殿
  
  挖掘史料
  
  姜子牙是临泉姜寨人
  
  姜子牙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市博物馆里,还有关于姜子牙的介绍:姜子牙,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他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先后辅佐了文王、武王、成王、康王等四代周王,被誉为西周王朝的开国元勋,著有兵书《六韬》传世。后被明代小说家在《封神演义》中塑造为神话人物。
  
  “姜子牙的传说故事和治国理政思想,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值得今人挖掘与借鉴。”临泉县姜子牙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左天云介绍,清嘉庆《汝宁府志》记载:姜寨在新蔡北四十里,姜子牙为吕侯后,故有姜寨,今属颍州(今阜阳市)。“从中可以看出,姜子牙就是临泉县姜寨镇人。”
  
  左天云介绍,姜子牙是我国著名历史人物之一,其故里问题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前有上世纪九十年代,历史学者魏茂春等人讲述了他们研究的成果《古吕侯国史考》,从文献考证、历史文化遗迹等方面考证得出的结果,姜子牙祖籍临泉县姜寨。后有临泉县姜子牙文化研究会结合《汝宁府志》《重修汝宁府志》《新蔡县志》等历史文献,整理出一套关于姜尚故里的资料,被运用在一些工具书中。
  
  安徽名人馆把姜子牙列为安徽名人第三位,阜阳市市民中心规划馆把姜子牙列为阜阳历史名人第一位。2020年,央视《中国影像方志》节目也介绍了临泉县关于姜子牙的故事和传说。
  
  临泉姜寨至今还保留着一些关于姜子牙的历史遗迹。姜寨集北有姜公冢,相传曾出土过铜镜、铜剑等;姜寨南头涎河北岸有一处高台,被当地人称为姜子牙的钓鱼台等。
  
  有关姜子牙的故事也在当地流传。市政协文史馆馆员李援朝介绍,相传姜子牙在离开家乡姜寨前,在自家大门外两旁栽了两株槐树,寓意怀念故土、乡亲父老,所以又称“双槐”(双怀)。后来,树古朽而死,后人又在原址栽而复生。目前姜寨镇古槐街村老街上仍有两株古槐树,相传为明朝时期栽植。
  
  利用资源
  
  打造封神主题文化景区,“姜子牙的传说”成非遗……
  
  姜公冢、太公庙、姜子牙大殿、太公钓鱼台、太公湖、封神魔幻游乐园……记者了解到,依托姜子牙文化资源,近年来,临泉县深度挖掘“姜尚故里”“杂技之乡”文化内涵,借助“封神演义”神话传说,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尽力擦亮当地文化旅游名片。
  
  如今,走进临泉县博物馆,便能看到内部设有“姜尚故里”展厅,通过图文讲述姜子牙的故事。
  
  2013年,民间文学“姜子牙的传说”,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2019年,姜寨镇对姜公冢进行修缮,那里常年接待参观姜公冢、了解传说故事的游客,平均每年上万人次。2023年,“姜尚故里”临泉非遗之旅入选“安徽非遗主题旅游十大精品线路”,其中就有到姜公冢了解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姜子牙的传说”一站。春节期间,不少游客前去“搜神”。“没想到这里不仅有历史遗迹,还有现代文化游园,可以详细了解姜子牙的前世今生。”一名来自南京的游客说。姜寨镇综合文化站站长杨晨光介绍,每年姜寨都会举办姜尚文化节。同时,“以姜太公钓鱼”典故为背景,还举办多次国家级钓鱼比赛。
  
  临泉县还充分利用姜尚文化资源和名人效应,打造有关文旅项目,着力打造了姜子牙文化广场、封神主题文化风景区。如“中国魔幻之都·封神演义”主题景区,结合《封神演义》,充分利用古沈子国遗址、千年古银杏、老丘堆等资源,吸引众多游客。去年7月份,还发售了《封神演义( 一 )》特种邮票。
  
  同时,当地引领企业用好姜子牙文化品牌形象,打造了姜尚民俗博物馆、“太公酒业”、“姜尚美食”等,并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品牌效应。
  
  临泉杂技也结合姜子牙的事迹打造了有关节目。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尹波将舞蹈、话剧、魔术、武打、影视特效等元素融入杂技,创作出杂技剧《少年姜子牙》等作品。
  
  我市举办的一些文化艺术节等文旅活动中也加入姜子牙元素,如备受市民和游客关注的2025颍州西湖首届新春灯会上,姜子牙灯组精彩亮相,吸引大家拍照打卡。
  
  进行探讨
  
  如何进一步打造、用好这个文化IP?
  
  下一步,该如何深入打造好、利用好姜子牙这个IP,也是有关部门和业内人士思考的问题。
  
  在左天云看来,打造、用好这个文化IP,首先要在姜子牙文化的宣传力度上进一步发力,比如可以在进入临泉的各大交通路口、高铁站、高速口增加更多富有姜尚文化元素的标语、标牌;丰富相关文旅项目,比如按照姜寨镇“打造文旅品牌小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规划,进一步将该镇打造成特色文旅示范项目;争取资金支持,比如吸引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促进当地经济文化发展,为其提供基础等。
  
  临泉县文化旅游体育局旅游发展中心负责人李佳也坦言,对文化IP的打造,不能仅从旅游角度着手,包括城市基础设施、空间打造,包括宣传等都要同时发力。“近年来,围绕姜子牙历史文化资源,我们也在努力打造姜子牙IP,接下来还有相关发展规划,目前正在论证中。”
  
  1月25日,临泉县召开文化旅游专题会议明确,把“姜子牙文化”列为临泉“姜尚故里”第一张名片。今年,将进一步加大姜子牙文化的宣传力度,制作整理姜尚文化“故里篇”“生平简介篇”“思想文化篇”“法制教育篇”“廉洁教育篇”“历史功绩篇”“社会评价篇”等展板和宣传册,在街道、学校巡回展出,并组织开展姜尚文化大讲堂活动等。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