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蛏蚌,俗称“蚬子”,素有“淮河鲍鱼”之美誉,是阜阳一张亮丽的美食和文化名片。2月18日,记者走访阜城部分农贸市场发现,今年首批蚬子已经上市。 在白衣桥农贸市场,记者看到鱼虾蟹等水产品依次摆开,但只有一家水产摊售卖蚬子。“一斤16元,已经上市几天了,每天能卖30斤到50斤。”摊主李先生透露,目前蚬子刚上市,价格偏高,后期会有所下降。 看到记者在咨询蚬子,隔壁一家肉铺的摊主也好奇地询问价格,并用手机拍下视频发到社交平台。没过一会儿,他便挑选了两斤蚬子:“有个朋友看到了,让我帮忙代购两斤尝尝鲜。” 记者又来到新世纪农贸市场,看到有几家水产商户售卖蚬子,价格在每斤12元到20元不等。摊主周先生经营水产生意多年,他介绍说,蚬子主要来自阜南,一大早就被饭店买完了,市民买的比较少。 在临沂商城开私房菜馆的孙先生正在挑选食材,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做法:“蒸蚬子最能保证原汁原味。先将蚬子清洗干净,放在蒸屉上蒸熟,浇上酱汁,味道十分鲜美。另外,蚬子煲汤也是一道不错的美食。” 提到蚬子,很多人会想到阜南。今年蚬子的养殖情况如何?记者采访了阜南县京淮特种水产公司负责人李艳萍。 “今年首批蚬子已经上市,主要供应阜阳本地市场,清明前后会大批量上市,届时也是吃蚬子的最佳时期。”李艳萍介绍,公司主要采用鱼蚌混养、虾蚌混养的生态增效养殖模式。实现人工养殖后,现在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蚬子。目前,该公司有精养池塘400余亩,预计今年成品蚌产量超过100吨。 记者了解到,不少村民也加入到蚬子养殖事业中。“我们已带动周边村民养殖蚬子300余亩,既满足了本地市场需求,也让周边村民实现增收致富。”李艳萍告诉记者,接下来将与相关部门共同举办第二届橄榄蛏蚌美食文化节,通过“特色美食+文化旅游”的模式,助力乡村振兴。 “我们还新建了一个占地2800平方米的橄榄蛏蚌精深加工厂,目前厂房已经建成,正在进行功能区规划,预计下半年投产。届时将开发虾仁蛏蚌粥、蛏蚌水饺等多元化产品,延伸橄榄蛏蚌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谈及蚬子未来的发展,李艳萍充满信心。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