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颍州区:真抓实干促发展 踔厉奋发向新行

2025-1-13 11:30|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4200| 评论: 0|原作者: 李一晴 闫翊/文 庞诚 徐丹丹/摄|来自: 阜阳日报

   新春将至,行走在颍州大地上,一幅幅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图景跃然眼前:产业升级势头迅猛,城乡发展加速蝶变,重点领域改革深化拓展,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回首刚刚过去的2024年,颍州区认真贯彻中央及省委、市委决策部署,上下一心、承压克难,真抓实干、奋勇争先,全力抓改革、促发展、惠民生,用一项项来之不易、可圈可点的成绩,展现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万千气象。

双清湾。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点燃区域经济新引擎

  大数据产业是孕育新质生产力、赋能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推动力。近年来,颍州区大力推进数字经济发展,推动大数据产业转型升级,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在阜阳软件产业园,一家家看起来“高大上”的高科技企业,提供的产品服务却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由园区企业阜阳态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发的“教育入学一件事”系统就是其中之一。阜阳市民只要打开“皖事通”App,选择“教育入学一件事”频道,输入学生姓名、身份证,系统会自动弹出关联的房产、户籍、水、电、气等相关信息,顺利完成入学报名。

  在阜阳软件产业园,入驻企业共有78家,其中2024年新入驻企业21家。截至2024年11月底,园区累计实现总营收13.3亿元、税收5620万元。这个以软件研发及推广应用为主要发展方向的产业园,前不久还荣获省级大数据产业园认定,发展势头迅猛,形成了新一代数字技术软件产业集群。

  该产业园是阜阳市大数据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也是颍州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稳步提质的生动案例。

  坚持“以楼聚产”“以产兴区”,是颍州区2024年在发展现代服务业方面的亮点之一。成立楼宇经济发展服务中心,累计盘活存量楼宇51.1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108家,培育华润阜阳中心等营收超千万元楼宇8个。谋划建设楼宇数字化管理平台,其中,北辰数智“阜阳市工业互联网平台”成果通过安徽省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认证,实现阜阳市此类项目“零”的突破。

  作为阜阳主城区,颍州区充分发挥区位、交通、资源、人口等优势,持续释放现代服务业发展新活力,加快打造阜阳市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引领区。

  2024年,颍州区加速培育文旅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拓展双清湾夜游、清河宋街、双清湾水街、颍州万达、吾悦颍州印巷及古东子里大饭店等“旅游+商业+文化”特色功能,以游促购、游购结合,持续激发文旅新活力。2024年,颍州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亿元,增长7.5%。

  王店镇综合文化站入选全国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特级站,桃花村入选2024全国春节“村晚”示范展示点。颍州淮词《采桑子》获评全国中青年优秀曲艺作品展演优秀节目、全省唯一。颍州西湖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烟火水乡·宋韵西湖”首届灯会盛大开启,当天人流量达7万人。斑马音乐节获2024年中国新音乐排行榜最佳音乐节品牌奖,阜阳马拉松、金种子开窖节、全国妇女广场舞大赛、“千集百会消费旺”乡村大集、双清湾水上游船沉浸式展演等出圈出彩、广受好评。全年接待游客809.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63.8亿元。

  促进城乡经济共繁荣 打造宜居宜业新高地

  2024年,颍州区以现代化“滨淮拥湖”Ⅰ型大城市建设为牵引,以城带乡、以乡促城,城乡建管水平明显提高。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和城市更新行动,服务保障城南新区、西湖新区、阜合园区建设。阜淮徐颍州西湖至三塔枢纽段建成通车,阜阳颍州西湖高速口正式启用。阜阳高铁机场区域综合管理更加规范有序。实施新型城镇化项目23个、完成投资11.6亿元,改造老旧小区3个。新建5G基站327座、笼式篮球场8处、口袋体育公园8处,新增停车泊位765个、公用新能源汽车充电桩1002根。“皖美红色物业”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圆满收官。文峰街道奎星社区“四位一体”老旧小区治理模式入选全省物业管理典型治理案例。颍州区荣获“第四届安徽省文明城区”称号。

双清湾。


  2024年,颍州区全力以赴稳基础、创品牌,乡村振兴有力有效,一幅村美民富、宜居宜业的和美乡村画卷徐徐展开。

  翻开成绩单,一组组数据精彩亮眼:牢牢端稳农业“饭碗”。颍州区新建高标准农田4万亩,全年粮食播种面积73.1万亩,总产5.9亿斤,实现面积、单产、总产“三增长”;获批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示范县(区),春玉米最高亩产再次刷新全省纪录。

  做大做强农产品加工流通业,壮大区域富民产业。推动现代农业向规模化、品牌化、标准化方向发展,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全年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71.1亿元,马寨生姜产业园入选第六批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九龙绿色食品产业园等特色产业园区加快建设。新增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6家、家庭农场99家、农民合作社14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累计达1823家。新增“两品一标”产品10个,“颍州鸡蛋”入选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打造应用“北斗+智慧农业”模式,实现耕、种、防、收生产全过程标准化、智能化。实施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11.14万亩,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水平达96.3%。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颍州区高质量推进白行社区、三星村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完成3个省级美丽中心村建设。新增省级文明村镇4个,评选“清洁文明户”等423户。常态化开展农村人居环境“五清一改”村庄清洁行动。完成农村公路升级改造、养护、安防提升231公里。村集体经济总经营性收入6152.29万元,其中50万元以上村达55个、占比66.27%。

  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PM2.5平均浓度41.9微克/立方米,空气优良率为74%。2个地表水考核断面水质达标率100%。完成营造林任务1.36万亩,创建绿美乡镇1个、绿美村庄2个,绿美江淮示范点1个。水系连通综合治理、农村小水体水生态治理工程扎实推进。建成省、市级幸福河各1条。开展全国节能宣传周、全国生态日等系列活动,节能减排、厉行节约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

  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州”到服务持续优环境

  坚持以改革破解发展难题、以开放聚集空间势能、以创新驱动内生力量,着力塑造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扎实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集成推进,实现26个高频服务事项“一件事一次办”。在全市率先实现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智能审批、门头招牌“一键申报”。全区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全场景应用医保码。在全市率先运行“智慧远程查房系统”。土地二轮延包网签完成率99.72%,全市第二。

  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加强与长三角等先发地区、优势平台链接合作,新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9个,完成省外到位资金35亿元,阜阳梦幻冰雪世界、聚盟数字经济产业园、医疗健康产业园等项目加快推进。与上海临港同策集团、苏州中新产业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市妇女儿童医院与省儿童医院合作共建省儿童区域医疗中心。

  科创驱动更加有力。统筹推进科技、教育、人才一体化发展,积蓄创新动能,全社会研发投入3.03亿元,高新技术企业达到37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98家。科技贷款银行授信91家、12.78亿元,技术合同登记46.17亿元。新增发明专利144件、高价值专利24件。全职引进急需紧缺人才25名,选派科技特派员90名、“科技副总”3名。新增高技能人才1971人次、全市第一。设立全市首家“青年人才驿站”,认真开展“三接两行”系列活动,吸引高校毕业生来颍留颍就业近6000人。

  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坚持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持续做优“州”到服务,助力打造“满意‘阜’务”品牌。133名包保干部联系包保重点企业280家、重点项目27个。推深做实“星期六会商”“四个约见”“帮办代办”等工作机制,扎实开展“百名股长”考评等活动,健全完善企业诉求线上线下“一口”收办体系,办结企业诉求730件,清理拖欠中小企业账款650.7万元。新增政银担业务23.51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和制造业发展主要政策减税降费及退税4606万元。新增市场主体2.7万户,累计达13.9万户。

2024阜阳马拉松现场。


  成果共享持续惠民生 以人为本提升幸福感

  2024年是聚力惠民生,社会事业稳步发展的一年。颍州区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统筹推进省市“50+10”项民生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好惠及人民群众。

  民生实事更加暖心。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全市率先开展“线上招聘直播带岗”活动,打造“青创会客厅”青年就业创业合作交流平台,成立“颍州工匠学院”,落实就业优先政策,建成“三公里”充分就业城市社区50个。开发见习岗位651个,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员7824人,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2778人、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638人。

颍州区托育中心的孩子们在上美术课。


  持续提升“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新增托位1119个,千人口托位数达4.2个,居家适老化改造689户,建成社会嵌入式养老机构1家。颍州区被列入安徽省第二批农村养老服务改革试点。

  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全年教育投入12.99亿元。优化调整乡村小规模学校22所,新建、改扩建幼儿园、中小学56所,新增学位1850个。校际间联盟、集团化办学扎实推进,合肥市第四十五中学、南门小学、高新创新实验小学颍州分校挂牌启用。市妇女儿童医院获评全省首家三级甲等妇产医院,国家级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区创建通过省级验收。安医大附属阜阳医院西清路门诊开诊运营。阜城首家医育结合普惠托育中心投入使用,成立颍州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中心。新增公共文化空间8个,探索实施农家书屋图书共享“微改革”,盘活闲置低效图书15.3万册。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2025年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的重要一年,也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颍州区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抢抓发展机遇,加快构建“2419”产业布局,聚力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区”,以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昂扬状态,着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颍州篇章。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