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拓创新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阜阳篇章 ——《政府工作报告解读》(下) 2025年政府工作总体要求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和市委六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落实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着力扩大内需,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锚定“三地一区”战略定位,以建设“十个区域性强市”为战略支撑,以实施“八个新提升、八个迈出更大步伐”为战略举措,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不断提升人民生活水平,保持社会和谐稳定,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阜阳篇章。 2025年重点做好九个方面工作 重点一:积极扩大有效需求,全力推动经济持续向好 【摘要】落实落细一揽子增量和存量政策,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 【解读】实施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实施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着力扩大新能源汽车、智能家电等大宗消费。引导商业综合体转型改造,支持流量商超发展,鼓励双清湾水街、东关美食街等特色街区业态升级,不断提升商圈能级。支持首店、首品、首秀,加快发展首发经济。 着力打造文旅支柱产业。大力发展全域旅游,重点打造淮河风情百里画廊等旅游线路,联动阜阳城市圈文旅联盟、东坡文化节城市联盟开展联合推介,发起成立欧阳修文化城市联盟,着力塑造“千年文脉、烟火水乡”的城市文旅特质。大力发展“音乐+旅游”“赛事+旅游”融合业态,高水平办好阜阳马拉松、斑马音乐节等活动。加快推进阜城水上文旅项目,建成运营“梦幻冰雪”综合体。力争全年接待游客4300万人次、旅游收入350亿元。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围绕以大水网支撑大城市、大产业、大枢纽、大粮仓建设,聚焦城乡融合、区域协调、粮食和能源资源安全保障等8个重点领域,结合“十五五”规划编制,谋划储备一批补短板、增后劲的重点项目、重大工程。开展制造业投资巩固提升行动,实施一批重点产业延链强链补链项目。 不断提升招商质效。加快构建招商引资新模式。完善“产业链推进专班+招商小分队+季度集中签约”机制,强化驻外联络处、“阜阳之友”联谊会、商协会招商职能,成立阜商总会,广泛开展产业链招商、场景招商、基金招商、政府+专业机构招商。巩固提升阜洽会RCEP企业家合作大会项目招引成效,组织开展“投资安徽行”阜阳系列活动,积极参加世界制造业大会。加强与央企、省属国企、知名民企对接合作,签约亿元以上项目500个,省外亿元以上在建项目到位资金超1000亿元。 重点二:统筹教育科技人才协同融合发展,强化高质量发展基础支撑 【摘要】坚持科技打头阵,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加快建设区域性教育强市、科技强市、人才强市。 【解读】不断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健全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力争高新技术企业、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分别达到900家、2000家,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企业30家,积极培育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积极争取国家和省重大科技项目,研发投入增长15%以上、新增高价值发明专利600件以上。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高水平筹建科技要素交易中心,技术合同成交额达到500亿元。加快组建新能源和节能环保、新材料、生命健康、装备制造产业基金和天使基金,扩大金融支持科创企业“共同成长计划”覆盖面,畅通科技—金融—产业良性循环。 积极推动教育赋能产业发展。引导高校围绕主导产业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支持阜师大创建高峰学科、申报博士点,加快推进阜阳理工学院科研能力建设。支持阜阳职业技术学院“升本科”,阜阳技师学院创建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等“三基地”。全面推广“三转四像”模式,鼓励职业院校与知名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 着力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开展创业阜阳行动,办好“双创汇”走进阜阳、“阜创汇”职业技能竞赛系列活动,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实施人才兴阜工程,优化提升“颍淮英才计划”,建立与产业布局相匹配的人才库,加快集聚院士、杰青等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常态化开展“三接两行”活动,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吸引来阜留阜大学生5万人。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新增持证技能人才2万人。 重点三: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 【摘要】实施制造业优质企业成长计划,加快构建“6849”产业发展布局。 【解读】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重点在节能、减排、数字化智能化改造、企业研发平台、产能提升等领域发力,加快推进100个亿元以上技改项目。新建省级以上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10个,推动规上制造业企业数字化改造全覆盖。开展“人工智能+”行动,加强与羚羊、河姆渡等工业互联网平台合作,引导企业向“智能+制造”“制造+服务”转变,争创省级以上数字化转型、服务型制造示范企业10家。实施质量强基赋能工程,新增国家标准8项、“三首”产品8个、省工业精品6个,推动制造业加快走上从“制造—智造—创造”的跃升之路。 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扎实推进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引育“链主”“群主”“盟主”企业,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50家。加快实施赛颍光伏、天能电池、海钠科技、南都华拓等项目,深化与头部企业合作,重点打造具有影响力的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产业集群。一体推进整车、零部件、后市场发展,支持比亚迪、江淮汽车、立讯精密、开乐汽车等扩产增效,加快打造新能源汽车重要零部件生产基地,扎实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依托昊源化工、北矿磁材、智磁新材料、泉河纳米、觅拓等企业,做大做强煤基、硅基、磁性、电子新材料产业。 实施未来产业培育工程。围绕低碳能源、先进材料、生命科学、低空经济,开展技术创新行动,抢占钙钛矿、绿色燃料等领域技术制高点。围绕细分赛道培育“新星企业”,加快推进万度光能、康泰斯、中科富海等项目。争创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 提档升级现代服务业。新增规上服务业企业40家。招引头部企业在阜设立区域总部、一级分拨中心,加快建设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着力打造枢纽经济区。做强阜阳至宁波舟山港、上海港等地集装箱航线,力争多式联运超1.5万标箱。支持颍州打造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引领区,不断提升阜阳软件产业园能级。 重点四:扎实推动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充分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摘要】勇于开展首创性、差异化改革,服务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全面开放格局。 【解读】持续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推动平台公司从“城投”向“产投”加速转型。深化重点项目要素保障“星期六会商”机制,推动项目建设提质提速提效。落实财税体制改革部署,持续深化零基预算改革,强化政府投资项目绩效管理。实施阜城功能区管理体制改革,组建滨淮产业发展集团,推动城市投入产出良性循环和内涵式发展。深入推进开发园区“管委会+公司”“亩均论英雄”“标准地”改革,全面开展“工业上楼”,探索先租后供、分割转让等多元化供地模式。不断增强民营企业发展信心。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把民营企业当作“自己人”、阜阳发展“合伙人”。 着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坚持省内对标最优城市、省外对标长三角,深入实施“满意‘阜’务”十大行动,推出更多具有阜阳辨识度的服务举措。全面推进“综合查一次”改革,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有呼必应”。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覆盖范围,全面推进“无证明城市”建设。 全面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快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步伐,高水平建设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以强化与合肥市“1+8+N”合作引领阜阳城市圈与合肥都市圈联动发展,提升阜合园区发展水平,引导企业嵌入合肥重点产业链。落实与苏州结对合作帮扶议定事项,开展人力资源、绿色食品等产业领域对接,扎实推进苏阜产业园区建设。加强与上海松江、徐汇、临港集团战略合作,深化港口物流、园区建设等领域合作。 积极促进外贸外资扩量提质。加大外贸企业引育力度,新增进出口实绩企业100家。支持企业加入徽派企业国际经贸合作联盟,实施“阜企出海”行动,加强与共建“一带一路”、RCEP成员国合作,拓展中间品贸易、服务贸易等新增长点,进出口总额达到150亿元。发挥国家级外贸转型升级基地示范作用,打造柳编、发艺、香料、纺织服装等外向型产业集群。积极推进保税物流中心(B型)封关运营。开展“跨境电商+产业带”专项培育行动,加大招引外资力度。 重点五:大力实施中心城市带动战略,协同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摘要】以建设现代化滨淮拥湖I型大城市为引领,持续提高城乡规划、建设、治理融合水平,不断增强中心城市能级。 【解读】加快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江淮干线航运枢纽和皖北铁水联运中心。深入实施大通道大平台大通关建设行动,持续推进阜淮城际铁路、安徽(阜阳)铁路国际物流港建设。建成投运宁信高速颍临段、徐淮阜高速阜阳段,开工建设宿迁至阜阳至遂平高速,加快构建阜城绕城高速环线。积极推进阜阳港颍上南照综合码头、颍泉港等“双核四极”港口群建设,开工建设阜阳复线船闸。实施阜阳机场新建货运站工程,协调推进临时航空口岸开放。 持续优化中心城市格局。以更大视野谋划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统筹“南进”“西扩”协同并进,重点推动城南新区、苏阜产业园区、颍州南部区域建设,有序开发西湖新城、西湖景区,推进阜南北向发展,加快阜城阜南同城化。积极推动城市“北拓”,支持颍泉片区“港产城”融合发展、太和县城拥河发展,加快阜城太和一体化。创新推动城市“东优”,提升颍东新城区综合功能,打造城市副中心。 深入实施城市功能品质活力提升行动。滚动实施城市建设重点项目,推动阜城大环线全线贯通,加快推进阜阳智谷产业园、颍柳路颍河桥等项目,开工建设三角洲颍河大桥、引江济淮二期阜阳提水泵站,建成投运华桥沟排涝泵站,加快构筑城市防洪体系。实施岸线改造、景观提升工程,打造三角洲、双清湾城市新地标,加快塑造“河湖风光、水城风韵、都会风尚”整体风貌。实施城中村改造三年行动、城市更新和安全韧性提升行动,有序推进55个城中村改造项目,升级改造老旧小区16个,新增停车泊位3.9万个,新建口袋公园10个。 加强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支持阜南县城按阜城标准完善功能品质,太和、颍上、临泉县城建设中等城市,界首城区建设Ⅰ型小城市,推动供水、交通等基础设施城乡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统筹指导五县市主导产业发展,着力打造一批百亿级、五十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重点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摘要】坚持擦亮底色、打造特色、增添亮色、提高成色、党建引领,推动兴业、强县、富民一体发展,加快建设区域性农业强市。 【解读】坚持多种粮种好粮。统筹推进“四良两优一智”重点工程,着力稳面积、提单产、增效益,确保粮食产量稳定在100亿斤以上。严守耕地红线,加强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优质粮食工程,培育壮大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专用粮食种植面积发展到900万亩。推动乡村富民产业升级。按照“一链十群一基地、十大行动强支撑”思路,深入实施绿色食品产业“双千亿”计划,农产品加工业、绿色食品全产业链产值分别达到2800亿元、1600亿元。加快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绿色食品产业园,支持重点龙头企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就地就近加工转化。加快“数字阜农”建设,数字农业工厂达到30个。加强区域公用品牌创建,培育“皖美农品”品牌9个。 不断提高乡村建设和治理水平。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加快建设28个省级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成省级中心村79个。大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完成改厕1.1万户、黑臭水体治理148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提高到85%。推动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开展新一轮“四好农村路”建设,改造农村公路200公里。 持续促进农民增收。深化“万企兴万村”行动,实施农民就近就业“121”计划和“132”工程,脱贫人口稳岗就业规模稳定在38.5万人以上,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加强高素质农民培训,提升就业增收能力。 重点七: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摘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加快建设区域性生态强市。 【解读】强化生态环境治理。深入实施空气质量提升攻坚行动,持续推进“五整治一保障”,PM2.5控制在39微克/立方米以下。全面强化国省考断面水质管控,扎实做好饮用水水源地保护,持续改善区域水环境质量。深入推进农用地安全利用。加大新污染物治理力度,创建省级“无废城市”。 推进生态保护修复。落实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采煤沉陷区生态综合治理,抓好王家坝、迪沟国家湿地公园等保护修复工作。推深做实河湖长制,建成省级幸福河湖6条。深入实施绿美江淮行动,加快建设淮河、江淮运河生态廊道,创建省级绿美乡镇4个、绿美村庄12个。完成太和、临泉、界首地下水水源替换,让千万人民全部喝上“引调水”。 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实施重点用能单位化石能源消费预算管理,深化重点企业“一企一策”节能降碳升级改造,加快建设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实施风电乡村振兴工程,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 重点八: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持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摘要】全面落实各项惠民利民政策,着力办好民生实事,把群众“小百分比”的急难愁盼办到“百分之百”。 【解读】认真落实就业优先战略。持续举办“2+N”系列招聘活动,深化“家门口”就业行动,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退役军人、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新增城镇就业5万人。 持续提升教育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优化城乡学校布局和资源配置。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和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开设托班的幼儿园达到30%以上。深化皖北地区基础教育优质资源扩容工程,推广集团化办学。 着力打造健康阜阳。深入推进“三医”协同发展,加快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城市医疗集团提质升级。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建成投用安医大阜阳临床医学院。支持市三院、妇女儿童医院、肿瘤医院创建省级区域专科医疗中心,推进县域医疗次中心建设。 不断增强社会保障能力。实施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质量提升行动”,落实医保惠民利企政策,筹好管好用好群众“养老钱”“保命钱”。基本建成棚户区改造6311套,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3110套(户)。强化“一老一小”服务保障,推动基本养老服务普惠提质。 大力发展文化事业。深化淮河文化、管子文化、欧苏文化、红色文化研究阐释和宣传展示,高水平谋划建设淮河文化公园(阜阳段),办好省首届淮河文化艺术节、第七届民间杂技艺术节。新建全民健身步道50公里,建成公共文化空间50个以上。 重点九: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不断提升平安阜阳建设水平 【摘要】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睁眼睡觉”的警觉性,扎实做好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各项工作。 【解读】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持续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优化购房补贴等政策,大力推进“好房子”建设,完善“保障+市场”住房供应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严格落实“三保”分级责任,确保基层“三保”平稳运行。 加快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扎实开展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风险隐患排查整治,坚决防范遏制重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发生。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加强食品药品全链条监管,切实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 持续提高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推广“六尺巷工作法”、“四事四权”工作法等有效方式,完善“一站式”解纷体系,加快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推深做实纵到底、横到边的终端见效治理机制和防范化解风险工作机制。开展“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行动,常态化推进扫黑除恶斗争“打早除小”。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