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年从西汉汝阴侯墓出土的阜阳汉简包括多种珍贵古籍,其中就有《仓颉篇》。阜阳汉简整理组专家研究认为,阜阳汉简《仓颉篇》是此书亡佚千年后最重要的一次发现,对考察古文字源流、研究秦汉语言文字具有重要意义。 阜阳市博物馆展出的阜阳汉简《仓颉篇》复制品 《仓颉篇》残简有540余字 阜阳汉简《仓颉篇》出土时残毁严重,残简上系以3道编绳,两道编绳之间距离为11.3厘米。现存最长的一条残简尚有18.6厘米,专家估计原长25厘米左右。阜阳汉简整理组整理出《仓颉篇》残简120余片,共计540余字,约有40个较完整的小节或句子。 我国最早的字书,首先是《史籀篇》,其次才是《仓颉篇》。《汉书·艺文志》记载,《仓颉篇》文字多取于《史籀篇》,表明《仓颉篇》源于秦代的《史籀篇》。但《史籀篇》亡佚得更早。 秦统一中国后,将李斯所作的《仓颉》、赵高所作的《爰历》、胡毋敬所作的《博学》作为统一的教科书颁行全国使用。汉兴,闾里书师合《仓颉》《爰历》《博学》三篇,断六十字为一章,并为《仓颉篇》,共五十五章。从汉平帝到东汉,再到晋代,分别有学者对《仓颉篇》进行增编。至宋金之际,《仓颉篇》已经亡佚,人们只能从汉唐著作中引用的只言片语中推测《仓颉篇》的面貌。 20世纪初,英国人斯坦因在敦煌汉代烽燧遗址中发现一批汉简,内有《仓颉篇》残简40余字。之后居延简、敦煌简中又多次发现《仓颉篇》残文,但这些《仓颉篇》残简中保存的字都比较少。简而言之,阜阳汉简之前出土的《仓颉篇》因字句少、残缺过甚、字迹漫漶,而难窥其貌,释文多有错误。阜阳汉简《仓颉篇》虽然也比较残破,但保存了540余字,许多仍可成句,对研究《仓颉篇》的价值更大。因此,阜阳汉简整理组专家认为,阜阳汉简《仓颉篇》是此书亡佚千年后最重要的一次发现。 秦汉时期的规范语言 阜阳汉简《仓颉篇》残简内容包括《仓颉》《爰历》《博学》三篇,四字为句,有韵可循。另外,阜阳汉简《仓颉篇》中有“饬端脩灋”一句,专家认为,“饬端”即“饬政”,是为避秦始皇名讳而改。这种用字习惯在秦人的文字中屡见不鲜。因此,阜阳汉简整理组专家推测,阜阳汉简《仓颉篇》可能是比较接近秦人原作、尚未经过汉初闾里书师修改的版本。 阜阳汉简《仓颉篇》作为字书,记载的内容应是秦汉时期的规范语言,是研究秦汉语音、词汇、词义的珍贵资料。 语音方面,阜阳汉简《仓颉篇》四字为一句,大多两句一韵,也有少数三句一韵、一句一韵的例子。每章一韵到底,不入韵的句子有时也会用韵部比较接近的字,以求和谐。 词汇与词义方面,阜阳汉简《仓颉篇》常将同义词、近义词或反义词组织在一起,以便于对词义进行对比、辨析,如“傲悍骄倨”“儿孺旱阳”等。同义词、近义词相对集中地排列在一起,就形成某一类,对后代在字书编纂上分部别居、建立部首很有启发。 整理组专家发现,阜阳汉简《仓颉篇》中使用通假字的现象十分普遍,如用“裾”通“倨”、用“兢”通“境”。整理组专家认为,阜阳汉简《仓颉篇》作为当时的教科书而流行大量通假字,说明一些字的形体、声音与意义关系在当时还不是十分确定,不像《说文解字》问世后的那样规范。 对后代字书影响深远 汉代以后,小学发展起来,中国的字书除《史籀篇》与《仓颉篇》外,还出现了《凡将篇》《急就篇》《元尚篇》等,但只有《急就篇》流传下来。《汉书·艺文志》显示,《急就篇》《元尚篇》“皆《仓颉》中字也”。《急就篇》中许多词句与《仓颉篇》相似,如“勉力务之必有喜”句就是从《仓颉篇》中套用的。 编纂《说文解字》的东汉文字学家许慎提出部首分类的原则,是中国文字形成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这一原则的创造与使用,是经许多文字学家研究、总结、改进而形成的。专家认为,阜阳汉简《仓颉篇》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说文解字》中一些字序排列仍然与《仓颉篇》相同或相近,如“继续”“桥梁”等。从《仓颉篇》到《急就篇》再到《说文解字》,可以清楚看到创建部首这一中国文字学原则的发生、发展和成熟过程。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