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从乡村娃到雕塑家——记阜阳雕塑家纪峰

2024-9-2 07:1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5012| 评论: 0|原作者: 全媒体记者 任刚 王军侠 实习生 郭涵 文/摄|来自: 颍州晚报

   8月31日,为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由市政协、省政协书画研究院共同主办的“肝胆相照 同舟前行——纪峰雕塑艺术展”在市博物馆开幕。韩美林先生为展览题词做序。当天,纪峰还向阜阳博物馆捐赠了专门为此次展览创作的老子青铜像。
  
  出生于界首市邴集乡的纪峰,曾师从国学大师冯其庸、艺术大师韩美林,多年来创作了《启功像》《季羡林像》《冯其庸像》等百余尊优秀作品。记者对纪峰进行了专访,看他如何从痴迷玩泥巴的乡村少年,蜕变成著名艺术家、雕塑家。

纪峰捐出的老子像

  
  爱玩泥巴的孩子
  
  8月30日,记者在阜阳市博物馆见到了提前赶来为艺术展做准备的纪峰。
  
  “我是农民的孩子,祖祖辈辈与泥土为伍。”说起与雕塑艺术结缘的起始,纪峰的思绪回到了多年前。
  
  1973年出生的纪峰,是界首市邴集乡纪庄村人。与祖辈在土地上辛苦劳作不同,儿时的纪峰更喜欢将黄泥巴捏成各种造型。特别是每逢寒暑假,除了玩摔泥外,他还喜欢将泥土按照连环画里的样子,捏成大小不一的手枪、盒子炮。“晒干后插在腰间,羡煞了村里的一众小伙伴。”纪峰说。
  
  除了玩泥巴,纪峰的另一个爱好便是画画。小学课程里,他最喜爱的便是美术课,书本上的插图,连环画里的人物,都能成为他临摹的对象。西游记里的孙悟空、猪八戒,三国演义里的刘备、关羽、张飞,他都能画得惟妙惟肖。
  
  师从冯其庸、韩美林
  
  上初中后,纪峰迎来了艺术道路上的美术启蒙老师——界首市一中的美术老师武钦轩。在武老师指导下,纪峰对透视、构型等有了最初的了解,并有了素描、色彩等美术基础。
  
  1990年,一次求学之旅,改变了纪峰的艺术之路。
  
  那一年,17岁的纪峰孤身前往北京,参加中央美院的考试。临行前,纪峰经常去的一家书画店老板谢浩东找到他,交给他一封书信,请他转交给身在北京的老友——国学大师、红学大家冯其庸。
  
  原来,冯其庸和谢浩东早年是同班同学。谢浩东欣赏纪峰的才华,想让老同学给他指导指导。
  
  彼时的纪峰并不明白,能够拜访冯其庸意味着什么。到了北京后,在送信时,他带上了自己先前雕塑作品的照片。
  
  冯其庸读了老同学对这个乡间少年不吝溢美之词的信件后,又认真观看了纪峰的作品,不由得对纪峰说:“你很有天赋,做的是传统、民间的东西,这很难得。考艺术学院可能需要你放下擅长的东西,学习西方的理论和创作体系。不如你学习中国传统、民间的雕塑和艺术。”他建议纪峰,到中国美术家协会韩美林工作室去,在做中学、在学中做。
  
  于是,纪峰便来到韩美林工作室,对方看了纪峰的作品后也说:“你很有灵气,不如直接跟我学。”就这样,纪峰一周之内先后结缘两位大师。从那以后,他一边跟随冯其庸学习国学、书法,一边向韩美林学习美术、雕塑。
  
  上世纪90年代,韩美林带着他的“艺术大篷车”走工厂、进农村,广泛开展民间艺术活动。纪峰参与其中,通过众多城市雕塑项目的锻炼,艺术视野随之扩大。而冯其庸与纪峰的师生缘长达27年,纪峰说:“冯老是仁慈的长者,他一方面引导我多读书,给我开书单;另一方面带我走遍了大江南北进行实地考察。”
  
  在两位老师的支持下,2000年,纪峰迈出了独立创作的关键一步,创立了纪峰雕塑艺术工作室,主要以古今名人为创作主题。
  
  作品在家乡展出
  
  多年来,纪峰创作了《启功像》《季羡林像》《饶宗颐像》《冯其庸像》《徐邦达像》等百余尊优秀作品。部分作品被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北京曹雪芹纪念馆、无锡冯其庸学术馆等机构收藏、陈列。
  
  2019年,其作品《子神》在“新时代中国农民书画之乡精品晋京展”中获一等奖;2023年,作品《彭雪枫将军》入选第八届安徽美术大展壁画展并获优秀奖等。
  
  纪峰告诉记者,相比创作当代人物,完成那些记载于诗书中的先贤名人,最困难的在于对主题人物“神”的把握。他对曹雪芹雕像的创作,便是其中一例。“一条辫子甩在身后,身着长袍的清人模样,就一定是曹雪芹吗?”在纪峰创作中,冯其庸从红学的角度予以启发,鼓励他走进人物的心灵世界,读懂人物的精神追求,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气质禀赋。
  
  历时一年半有余,纪峰几易其稿,完成了《曹雪芹》主题塑像,获得了老师首肯。从那以后,出自纪峰之手的一尊尊曹雪芹雕像,分别“走进”了曹雪芹纪念馆、北京通州张家湾古镇等处。
  
  此外,纪峰还以家乡的管仲文化为题材,创作了管仲的雕塑。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