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心“延续”生命 两位同日去世的老人捐献遗体和角膜 蚌埠医科大学工作人员现场办理捐献获取手续 8月17日下午,在市人民医院南区,两位平凡的老人走完了他们的一生,却以同样的方式为社会献上了生命最后的礼物:捐献出遗体和角膜,用于救治其他患者和医学教学与研究。 在两位捐献遗体和角膜的逝者中,有一位是记者的“熟人”——去年7月13日,这位名叫张守贵的老党员拄着拐杖,在女儿张洁的陪同下,前往市红十字会咨询遗体、角膜及人体器官志愿捐献事宜。 77岁的张守贵是某公司退休职工,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在签署捐献志愿书时,老人用质朴的话语表达了自己的心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我做不了大贡献,就想以这种方式,再为国家做点小奉献。” “老爷子身体一直不太好,最后这两年总念叨着要捐献角膜、器官救助他人。”张洁告诉记者,父亲八年前患上了一种罕见病,据医生说,一般患者只能存活半年,最多也不过三四年,但父亲却与病魔抗争了八年,本身就是一个医学奇迹。作为共产党员,张守贵一直希望能利用最后的机会,为党、为国家、为社会再做些贡献。 去年7月13日,在张守贵的坚持下,张洁陪伴父亲来到市红十字会,签署了捐献遗体和角膜的志愿书。张洁说,父亲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用角膜为眼疾患者带去光明,用遗体帮助医务人员研究罕见病,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 8月17日下午,张守贵与另一位志愿捐献遗体和角膜的患者在市人民医院南区相继离世。当晚8时许,在市红十字会和颍州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见证下,来自蚌埠医科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工作人员按照流程,分别接收了两位逝者的遗体与角膜,这些宝贵的资源将用于救治他人及医学教学与研究。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