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阜阳新闻网 首页 阜阳 查看内容

调解居民小纠纷 促进生活大和谐

2023-11-21 09:58| 编辑: 谢珊珊 | 查看: 6932| 评论: 0|原作者: 记者 任刚/文 王彪/摄|来自: 颍州晚报

  处理群众纠纷,历来是基层工作的重点、难点。近年来,颍州区三合镇胡庙居委会充分实践“四事四权法”,通过说理、疏导等方式调解居民矛盾,化解了小纠纷,促进了大和谐,受到辖区群众一致肯定。


  “五老说事”化矛盾

  “道路村村通,网络处处有,文明实践成果多,社会和谐民欢乐……”11月17日上午11时,又到了村“五老”“老喇叭”李坤池微宣讲的时间,胡庙居委会老年助餐点门口,不少村民搬来小板凳围坐一起,听李坤池说起顺口溜。一阵开场白后,李坤池开始了微宣讲:“生活好了,更得和谐相处,遇到啥事好商量。闹得脸红脖子粗,又有个啥意思?”一席话说得乡亲们频频点头。

  基层工作少不了为群众调解矛盾纠纷。不久前,当地一个“三尺巷”矛盾被化解,成为胡庙居委会充分运用“四事四权法”之“五老说事”调解矛盾的典范。

  十多年前,村民宁康友(化名)买了邻居家一栋房子。半年多前,由于房屋年久失修,他准备重建,不料和邻居谭立军(化名)闹出了矛盾。原来,这栋房屋的原主人和谭立军家之间有条1.5米宽的过道,宁康友打算把过道的一半扩到新房内,遭到谭立军强烈反对,称过道全部是自家的地。

  由于原房主去世多年,过道到底属于谁很难说清楚,两家闹得很不愉快。居委会“五老”、原生产队长王思义和居委会干部多次上门,分别做两家人的思想工作。由于王思义辈分长、威望高,两家对他都很信服,多次协商后最终同意他的意见,确定过道一侧50厘米宽的地归宁康友,两家握手言和。

  镇村干部调纠纷

  村民贾氏兄弟因照顾年迈父母问题,一度闹得僵持不下,最终在镇长和居委会书记的协调下得以解决。

  贾老汉夫妇共有4个子女,两个女儿外嫁,大儿子多年前进了城,小儿子则留在家乡。前几年,贾老汉因病卧床,由老伴照顾。去年,老伴因病导致半身不遂。老两口的生活谁来照顾,成为摆在全家人面前的难题。

  大儿子认为,应由兄弟俩轮流照顾。二儿子却认为,父母行动不便,进城生活不现实,担子最终还得压到他身上,提出兄弟俩一人照顾一个老人。由于意见不一,兄弟俩关系闹僵。

  今年3月份,时任镇长陈之峰和胡庙居委会书记刘云峰多次来到贾家走访核实,对兄弟俩反复宣传《民法典》相关内容,讲明不赡养老人的严重后果。经过法律宣传和耐心劝解,兄弟俩意识到错误,确定两家轮流照顾两位老人。

  现任三合镇镇长蔡琪告诉记者,去年以来,胡庙居委会共排查、化解群众矛盾纠纷80多件,化解历史遗留信访积案4件、初信初访30余件,同时建立健全网格员队伍,每天排查走访群众纠纷,第一时间及时化解。“在调解群众纠纷中,我们从老教师、老党员、离退休老干部、热心户长、老退伍军人中组建‘五老’调事队伍,巧用网格管事、‘五老’调事、支部说事、群众议事,充分尊重群众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决策权,做到了‘小事不出庄,大事不出村,难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欢迎关注阜阳新闻网微信公众号 : fynewsnet

全城最新资讯,尽在掌握

返回顶部